日前,在汝州市小屯鎮麻魏莊村的一片田里,向日葵已長得齊腰深,村民將花盤微開的向日葵割下,抱到地頭。
“這是我們村去年引種的寶貝兒。” 看著一株株向日葵,麻魏莊村黨支部書記婁學偉臉上滿是笑容,“剛剛過去的5·20,我們的向日葵花剛好進入花期,市內花店的訂單不斷,地頭價一株就賣到4元錢。”
為推進鄉村振興,帶動群眾增收致富,去年婁學偉與小屯鎮孫店村的王俊英一拍即合。婁學偉幫助王俊英流轉土地,王俊英拉上合伙人在麻魏莊村投資種植向日葵花,示范帶動本村村民發展特色種植。
“之所以選擇在麻魏莊村種植,主要是他們有充足的灌溉水。”常年從事鮮花銷售的王俊英說。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購買鮮花送親友、裝飾家庭成為一種時尚,王俊英看準本地鮮花種植市場前景,經過考察選擇了易種易管理的向日葵花。去年夏天,規劃種植的50畝向日葵花便在麻魏莊村落地。
“由于去年麥收后部分村民土地流轉手續辦得晚,7月只有十幾畝向日葵花上市。”王俊英說,“不巧的是,向日葵進入花期時又遇上了疫情和水災,第一茬向日葵花遭遇外運難,并未達到預期收益。幸虧我們的向日葵花一年種植3季,去年第三季花開趕上教師節,鮮花大賣,整體收益不錯,畝均收益達到1.5萬元。”
畝均1.5萬元,這讓王俊英和婁學偉興奮不已,今年50畝的土地全部種植了向日葵花。“為便于采摘和銷售,50畝地我們分3塊按不同時間種植,讓每一個節日都有花賣。”王俊英介紹說,“我們的向日葵花一年可以種3季,每季每畝約6000株,按每株4元的價格,扣除折損,每畝一季銷售收入至少兩萬元。”
“我們村已經把種植向日葵花作為實施鄉村振興的重點項目,再加上去年的試種收益,今年有不少村民向我表達了種植向日葵花的意愿,我和俊英已商議,將采用公司+農戶的模式帶動村民發展向日葵花種植。”婁學偉說。
種植鮮花目的之一是希望通過項目示范帶動,引導村民一起種植實現增收,務工增收。目前,麻魏莊村的50畝向日葵花種植和采摘已帶動二三十名村民實現務工增收。
樹蔭下,一株株割下的向日葵花堆成堆。婁學偉、王俊英臉上的笑容更燦爛,像追逐太陽而盛開的向日葵花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