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陽市鎮平縣自開展農村人居環境集中整治行動以來,整治農村亂堆亂放、亂倒亂扔、亂搭亂建“六亂”,抓好清垃圾、清雜物、清污水、清溝塘、清違建、清殘垣斷壁“六清”,農村人居環境得到了顯著改善。5月30日,頂端新聞•河南商報記者走訪了鎮平縣部分鄉鎮,即使在三夏農忙麥收時節,總體環境衛生保持較好,但也有公廁污水、糞便直排渠溝現象。
鎮平縣彭營鎮宋營村,村莊道路干凈整潔,村民住宅門前的垃圾桶擺放有序。宋營村小學旁邊,當地的村民介紹說,生活垃圾都倒進了村道旁邊的鐵皮垃圾箱,有專業車輛定期拖走。即使現在正值農忙時節,房前屋后照常及時清掃,確保有一個干凈舒心的生活環境。
鎮平縣彭營鎮初級中學的東側圍墻外,有一條雜草叢生的排污明渠,綠色的浮萍、緩緩流動的污水、堆積在草叢里的白色垃圾,隨風散發著異味。
當地一位在村里從事保潔工作的大媽說:“這都是從學校廁所流出來的污水,廁紙和糞便直接沖到溝里來了,學校也沒弄個排污管,熱天蚊子蠅子多,冷天刮東北風的時候臭味都刮到家里去了。”
彭營鎮初中廁所的排污口,正對著一戶村民的耕地。這位村民說,由于學校廁所經常堵塞,甚至學校宿舍樓廁所抽出來的大糞也往這條排污溝里傾倒,糞污臭水會溢出路面、浸泡耕地的事情也不斷發生。她舉例說,去年秋季因為糞污水流淌到成熟的玉米地里,到種小麥時耕地里仍然是進不去人、下不去腳,冬小麥種植都受影響。排污溝年年疏通年年堵,希望學校或鎮里能盡快將這段排污明渠改造成暗管,改善群眾的生產生活條件。
在239省道旁邊的鎮平縣小西營村段,公路兩側的村民庭院門前,通暢潔凈、整齊劃一。據悉,在今年3月份,鎮平縣交通、綜合執法、街道村組共同努力,將村民們在自家門前搭建的小鐵皮棚、小菜園和一些樹木都進行了清理規范,極大改善了公路兩側路況和人居環境。
在鎮平縣柳泉鋪鎮后洼村羅莊,黃后線穿村而過,村道上方懸掛了紅燈籠,在綠色樹葉的映襯下顯得更加鮮艷。沿路兩側的民居都是灰色墻裙、大面統一刷白。即使是無人居住的宅院,也進行了規范和管護。
在鎮平縣柳泉鋪鎮區的312國道南側舞精靈藝術中心隔墻,綠色的鐵皮圍擋占據了一半的道路,讓柳泉鋪鎮第一中心小學周邊顯得更加擁堵。圍擋的后面是兩處停工的工地,鋼管鋼筋這些建筑材料已是銹跡斑斑,看樣子該工地停工時間較久。放眼望去,停工的建筑與周圍建成建筑物的朝向不同,似乎不在同一個建設規劃上。
按照上級部署,以整治“六亂”、開展“六清”為重點,集中解決臟亂差問題。在此基礎上也要做好鄉村建設規劃,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改善村容村貌,真正讓鄉村凈起來、綠起來、亮起來、美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