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上,最新應用成果引人注目,它們填補“人”的短板、“讓生活更美好”,也預示著人工智能的技術和應用產業“藍海”奔涌而至。
【人工智能】
人類認為困難的工作 將被“智能”代替
公共場所人流涌動,但在“天眼”監控下,每個人的性別、衣著、身高、體型等閃爍的浮標信息,都能透過鏡頭轉化成數據,傳至系統后臺……礦視科技副總裁謝憶楠說,數字化視頻監控系統能緩解警力不足問題。
人工智能技術加速革新,鏡頭能捕捉的數據信息加速擴圍。2016年起,北京搜狗科技發展有限公司開始研究“中文唇語識別”并取得初步成果:基于大數據、可視化分析、人工智能等技術,可以提取視頻圖像中人物連續的口型變化特征,通過識別系統計算出自然語言語句,并同步顯現文字。
阿里云“ET城市大腦”,應用于城市治理、實時交通感知及優化、特殊車輛綠波帶等,為市民節省10%出行時間,為應急車輛壓縮通行時間50%;百度DuerOS對話式人工智能系統,可以實現影音娛樂、信息查詢、生活服務等10大類目100多項功能操作;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社會治理與風險感知防控平臺”,讓“存在就有痕跡、聯系就有信息”……
“對人類來講可能有一定的困難,但對計算機來說是容易的,這一類工作肯定會不斷被機器代替。”中國科學院院士張鈸說。
【創業投資】
急劇擴張的產業 始料未及的風口
當下創業、投資的風口在哪里?在創業者、投資人答案里,人工智能幾乎是必選項,然而這片“藍海”奔涌而至的勢頭,仍讓業內始料未及。
一方面,人工智能自身技術發展的產業鏈條正急劇延伸,騰訊人工智能開放平臺、人工智能專用處理器“盤古芯片”等提供了強大的數據存儲、處理能力。
另一方面,人工智能與傳統事物融合百花齊放,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給世界帶來變革,衍生出大量新興產業:京東智慧物流實現倉儲、分揀、運輸、配送全供應鏈環節無人化,科大訊飛“訊飛超腦”不僅“能聽會說”,還“能理解會思考”……
“現在人工智能不是過熱,而是起步階段,最后應用會很廣,大家可以朝著不同方向發展。”上海考斯信息技術有限公司項目總監薛偉星說,隨著人工智能技術與制造業加速融合,將衍生出諸多細分市場,容納大量創新創業企業。
【智能城市】
人工智能將走進千家萬戶 帶來美好生活
“我們會很快跟雄安新區一起宣布一個大的智能城市計劃,這個計劃不僅對于一個新的城市來說有很強的適用性,也跟所有的城市相關。”李彥宏說,每一個城市要想提高它的智能水平,必不可少的就是要把人工智能技術逐步滲透到每一個角落。
“作為新一輪技術革命及產業變革的重要驅動力,人工智能正在深刻改變世界和人類的生產生活方式。”國家“青年千人計劃”入選者、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朱?罡說,人工智能作為“顛覆者”,將在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方面,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陳肇雄說,在可見的未來,人工智能產品和服務將逐步走進千家萬戶,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智能網聯汽車將改變交通形態,使出行更低碳、高效、安全;醫療影像輔助診斷系統將改變基層醫技人員匱乏的現狀,輔助醫生改進治療方案;服務機器人將為老人和兒童提供更多幫助和更高質量的生活。(據新華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