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寒窗苦讀,今朝金榜題名。6月7日,焦作市莘莘學子進入2022年高考第一天,頂端新聞·河南商報記者來到焦作市部分高考考點前,了解相關情況。
高度戒備 確保安全高考
當天下午3時許,在焦作十二中(以下簡稱十二中)門前,頂端新聞·河南商報記者看到幾輛警車、特警車停靠在學校附近,學校門口拉起了警戒線,閑雜人等禁止跨越警戒線進入校區,確保高考考生有個安全幽靜的考試環境。
在焦作市第十一中學(以下簡稱十一中)門前,其附近道路上安放了“減速慢行 禁止鳴笛”的藍色警示標識牌,同時,有的路段用交通塑料隔離墩直接隔離,在一定時間內禁止通行。警務人員和學校保安配合著詳細檢查核實入校者的相關信息。
由于地處焦作市繁華老城區主干道——解放路上,焦作市實驗中學(以下簡稱實驗中學)門前一直以來就是最容易擁堵的地方。此時此刻,一位威武雄壯的交警站在學校門口警戒線外的慢車道上,嫻熟的指揮交通,不讓車流在學校門前絲毫滯留;兩名特警則把守在學校門口,嚴陣以待;一名全副武裝的民警在閃爍警燈的警車旁威嚴執勤……在現場時,不知道為什么,有那么一瞬間,焦作各警種聯動確保平安高考的情景,看著讓人無比的心安和莫名的感動。
有序管理 愛如涓涓細流
無論在十二中,還是在十一中,或者是實驗中學。頂端新聞·河南商報記者都發現一個共同點:學校門口及周邊管理井然有序,以往那種高考時學校門口熙熙攘攘擺攤設點,各種形式的利用“為考生奉獻愛心”為理由,實際是為了商業推廣和商業目的的“惡俗”商販及低劣的炒作和表演已銷聲匿跡,取而代之的是一片安靜和淡然。
愛心,原本就是一種正能量的傳遞,不應被世俗的商業味道沾染。在十一中和實驗中學門口附近,頂端新聞·河南商報記者見到一紅一藍兩個遮陽棚,一個是焦作市解放區城市管理局設置的,一個是國網焦作供電公司設置的。這兩個棚子里的工作人員不間斷為考生、考生家長甚至是路人提供純凈水、風油精、藿香正氣水、口罩等服務。在十二中、十一中、實驗中學學校門口,全都停有車頭上掛著“焦作交警愛心護考車”紅色條幅的警車,實驗中學門前則多出一輛焦作市解放公安分局“高考服務車”,幾乎鋪滿車頭的紅色條幅尤為扎眼。這些車輛都在準備著,時刻準備著,為高考考生服務……愛心,就應該是這樣,細致入微,卻潤物細無聲。
親情無價 期待金榜題名
母愛如水,父愛如山。最希望孩子出人頭地、金榜題名的無疑是孩子的父母了,這份血濃于水的親情無可替代。高考,可以說是許多人人生的第一道分水嶺,不少父母愿陪著孩子一起度過。
“我今天早上7點就來到學校了,由于孩子高考這兩天全部由學校安排用大巴集體接送到考點并過集體生活,因此,只能等孩子考完試后在學校門口見見她,說兩句話。然后,她就又坐上大巴回學校過集體生活了。即便這樣,俺也高興。沒想過她能考上北大清華,只要發揮好,考出自己的水平,能有學上就行了。”說起自己的女兒,在實驗中學附近一輛電動車上倚靠著的李女士告訴記者。說話時,李女士不時地用紙巾擦拭額頭的汗水,眼神中充滿期盼。
來自焦作市示范區張女士告訴記者,由于路途遙遠,她中午根本就沒有回家吃飯。上午兒子考試完后,感覺還不錯,她也沒有多問。這不,剛剛她很幸運地借到一把椅子,可以讓她坐下來休息一會了。“我的孩子學習成績還不錯,只要發揮好,拿個比較好的成績應該不成問題。希望今天下午他發揮正常,順順利利吧!”張女士篤定地對記者說,眼神中滿是堅定的自信和希望。
當天下午5時整,實驗中學高考考點的考試正式結束。一名年輕帥氣的小伙第一個沖出考點,此時的他,臉上笑顏如花……隨后,走出考點的學生漸漸越來越多。有的考生直接撲向父母,有的則含蓄地和親人交談,有的激動地放聲大笑,有的則趴在母親懷里抽泣,考生百態,不一而足……
殫竭心力終為子,可憐天下父母心。高考,是人生的第一次大考!其實,考試的不僅僅是考生,更是在考考生父母。當然,金榜題名固然很好,但即便名落孫山,也要心胸豁達,坦然面對,只要自己不拋棄,不放棄!持之以恒,不斷努力,定能實現價值,終獲成功!這一點,建議考生及考生父母時刻牢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