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1年以來,南陽市新野縣緊密結合縣域產業發展實際,精心謀劃、周密部署,統籌推進產業鏈鏈長制工作,為提升產業鏈現代化水平,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提供了堅強支撐。
加強領導,明確責任,全面實行產業鏈鏈長制。結合縣域產業發展實際,構建紡織服裝、電子元器件、智能玩具、農副產品加工、肉牛、蔬菜及花生六個產業鏈,出臺《關于成立產業鏈鏈長制專項工作機制的通知》《關于建立“鏈長制”推進產業鏈做大做強的實施意見》等文件,每個產業鏈確定一名“鏈長”、明確一個責任單位、成立一個工作專班、配套一個工作方案、明確一批承接主體,建立環環相扣抓工作落實推進的責任體系。明確“鏈長”由縣處級領導擔任,對產業鏈培育負總責,靠前指揮調度,牽頭研究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困難問題。各責任單位成立工作專班,分解任務目標,動態調整“產業圖譜”,跟蹤調度產業鏈鏈主企業和關聯企業情況,提出產業發展方向。承接主體立足各自優勢找準在產業鏈中的定位,積極開展項目招引合作,支持和服務配套企業進“鏈”入“群”,推動產業集約集聚發展。
聚焦重點,強力突破,帶動產業做大做強。聚焦六大產業鏈,實施強鏈延鏈補鏈,實現產業鏈的完整性,帶動產業做大做強。突出“強鏈”,提升核心競爭力。龍頭企業充分發揮產業鏈引領作用,加快科技、管理、產品和商業模式創新,建設產業關鍵共性技術研究中心和技術協同創新平臺,帶動產業鏈技術升級,吸引配套企業落戶新野,形成產業鏈核心凝聚力。注重“延鏈”,提升產業鏈完整性。明確有實力的龍頭企業向產業鏈上下游發展,依托龍頭開展協作配套招商,吸引縣域外相關中小企業跟進配套,帶動形成完整產業鏈條。龍頭企業帶動能力相對較弱的產業鏈,瞄準國內外行業領軍企業,精準招引產業鏈引擎性高端項目,提升產業鏈競爭力和凝聚力。強化“補鏈”,補齊發展短板。全面梳理產業鏈重點環節,尋找缺失的高附加值環節和制約發展的瓶頸環節,著力打通堵點、斷點,補齊、補好、補出新增長點。健全產業鏈重點項目庫,按照“儲備一批、開工一批、建設一批、達產一批”的思路,重點謀劃和引進產業鏈核項目和高科技項目。
精準施策,強化幫扶,助推創新鏈與產業鏈深度融合。圍繞產業鏈布局創新鏈,不斷推動創新鏈與產業鏈深度融合。推進企業智能化改造。邀請省工信廳專家深入企業開展智能制造診斷服務,鼓勵引導企業實施“機器換人”、生產線智能化改造,推動智能車間、智能工廠建設,全面提升企業智能制造發展水平。積極做好2022年智能化改造項目入庫工作,目前,已入庫南陽鼎泰高科產業園、南陽中躍科技有限公司建設年產120萬套益智軌道積木生產線等18個項目。積極爭取政策性項目資金。制定《新野縣爭取上級項目資金工作考核獎勵方案》,成立項目資金爭取考核獎勵工作領導小組,統籌領導全縣政策性項目資金爭取工作。已為旭潤光電、金輝聚合、新正方電子等企業成功申報“機器換人”項目補助資金235萬元;為鼎泰高科、旭潤光電等企業爭取省級技改補助資金978萬元;召開全縣工業大會,對101家為縣域經濟發展作出突出貢獻的企業獎勵資金916萬元,堅定了企業做大做強的信心。加大產學研合作。新野縣與南陽理工學院、南陽師范學院等建立校縣融合發展戰略合作,深度聚焦縣域中小企業技術創新,解決企業“卡脖子”技術難題;與河南工程學院在主導產業發展、推進鄉村振興等方面開展校縣合作,通過資源共享、專業共建、人才培訓等合作內容,為縣內企業培養對口適用的高技能人才。開展校企合作,鼎泰高科公司與南陽農業職業學院聯合成立鼎泰高科產業學院,南陽師范學院與鼎泰高科公司簽署《就業實習基地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