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打贏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戰,促進空氣質量持續改善,建設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南陽市南召縣云陽鎮在抓好當前疫情防控的同時,大刀闊斧,多措并舉,管好秸稈禁燒的“責任田”,為鄉村振興筑牢“防火墻”。
一是強化組織領導,劃出硬杠杠。云陽鎮召開三夏生產暨秸稈禁燒工作部署會,明確“屬地管理”原則,建立全鎮網格化管理機制,使任務細化到地塊、責任落實到人頭。會上黨委書記劉學貴同志強調,要高度重視秸稈禁燒工作,強化責任意識,細化工作方案,將秸稈禁燒工作列入當前重點工作,嚴格落實各項禁燒措施,做到責任落實到位、壓力傳導到位、督導檢查到位,全力以赴抓好秸稈禁燒工作。
二是加強宣傳引導,唱響主旋律。充分利用微信群、公眾號、宣傳橫幅、流動宣傳車、大喇叭、發放宣傳資料、入戶宣傳等形式開展“線上+線下”全方位宣傳教育,確保秸稈禁燒政策家喻戶曉,使“不敢燒、不愿燒”意識深入人心,切實增強群眾的法律意識和環保意識。截至目前,云陽鎮共懸掛條幅78條,出動宣傳車16輛,印發宣傳彩頁1300余份,營造出秸稈禁燒的濃厚氛圍。
三是靶準源頭治理,打好主動仗。發揮群眾自治管理作用,將秸稈禁燒列入各村的村規民約,引導群眾相互監督;積極引導廣大群眾將雜草、枯葉以及秸稈等可燃物集中堆放,進行統一清運和處理;組織保潔員、網格員對田間地頭和生產道路散落的秸稈進行清理,嚴防露天焚燒;積極推行生活垃圾定時收集、集中清理的模式,做到垃圾日產日清。同時,出動鎮干6名,防火員5名,每天對重點禁燒區和禁燒“死角”區域進行巡查檢查,嚴格落實藍天衛士24小時專人值班值守,做到全天候、全方位、全覆蓋。組織旋耕機6輛,由政府補貼一半費用,對全鎮麥地進行耕翻,作業期間專門設置核酸檢測點1處,定期為農機手進行核酸檢測,提供聯絡服務,從源頭上消除秸稈等垃圾堆積和燃燒的隱患。
截至目前,云陽鎮完成小麥收割1100余畝,土地旋耕900余畝。全鎮無一例火光、煙霧發生,保護人居環境的同時也提高了群眾的觀念意識,為建設生態宜居的美好鄉村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助推鄉村振興工作的有序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