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端新聞•河南商報見習記者 周美嬌 通訊員 張振麗 曹逢春
6月13日,被執行人張某的兒子一大早就來到南陽市南召縣人民法院,主動替其父履行了執行款。
原來,張某是以承包建筑工程為業的包工頭,而王某多年來一直靠給工地運輸沙石材料謀生。2015年至2017年間,王某與張某雙方約定,由王某向張某承包的工地運輸沙石材料。經最終結算,張某尚欠王某四萬五千余元貨款。后經王某多次催要,張某一直以沒錢為由推脫不還,無奈之下,王某遂將張某訴至法院。
該案件進入執行階段后,幾經調解,張某還是未按照還款計劃按時履行還款義務,王某于是再次申請法院強制執行。承辦該案的執行干警多次與被執行人張某電話溝通,但張某一直不予配合,后來干脆不接電話,玩起了失蹤。近日,執行干警打聽到了張某兒子的聯系方式,于是抱著試一試的想法聯系了張某的兒子。執行干警向張某的兒子講述了相關案情并闡明法理。在了解到父親拒不履行還款義務要面臨的法律后果后,張某的兒子急忙表示愿意馬上湊錢代替父親償還欠款。于是,就有了文章開頭的那一幕。
張某兒子告訴執行干警,父親從小就教育他做一個講誠信的人,這些道德準則他一直銘記在心。近些年,父親生意境況不佳,替父親償還欠款,讓他不再躲避執行,回歸正常生活,就算是兒子送給他特殊的“父親節禮物”吧。
在辦完結案手續后,張某兒子給父親打通了電話。電話中,他告訴父親案子結了,讓他早日回家。得知此事的張某對自己欠債不還最后還要“父債子還”的行為愧疚不已,更為自己樹錯了榜樣內心無比后悔。至此,一起合同糾紛案件經“父債子還”后順利執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