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盛夏時節,走進南陽市內鄉縣赤眉鎮四坪村——以色列農業園赤眉合作示范基地,20多畝西瓜地一片青翠,令人心曠神怡。5個塑料大棚在基地昂首挺立、非常神秘且吸引眼球,大棚內一樹樹粉貝貝、大衛王子、圣女果(風味小番茄),枝繁葉茂、嬌艷欲滴、碩果盈枝、長勢喜人......
據基地負責人李陽平介紹,該基地是去年第二批國家以工代賑項目。當時村里的年輕人都外出務工了,歲數大的老個子瞻前顧后不敢也不愿意接受挑戰。作為一名老黨員、村支部書記--李陽平一直認為四坪村地理位置得天獨厚,交通運輸便利、水路電路暢通,發展特色農業具備很大優勢,既能發展“一村一品”支柱產業又能帶領群眾走共同富裕道路,為盡快促進該項目見實見效,赤眉鎮鎮長曹逸飛主動到縣發改、農業、水利等職能部門爭取項目、資金和技術支持等,全方位解決各類“急難愁盼”實際問題。
去冬以來,通過租地整地、修建大棚、移栽種苗、澆灌培土、修剪管護、采摘銷售,直至現在瓜果上市等,該鎮、村兩級干部傾注了大量的心血和精力,該基地投入運行后以來先后吸引的本村群眾和周邊鄉鎮的村民,旺季每天30多人,淡季也有10來人。近期采摘圣女果(風味小番茄),按每斤3毛錢開工資,有人一大早上竟摘300-400斤,工錢掙了100多元。基地建設以來,有9個脫貧戶勞動力常年在農業示范園務工,每戶年均增收10000多元,受到了廣大群眾普遍好評。
去年以來,內鄉縣第2批財政預算內以工代賑計劃總投資219萬元(含勞務報酬33.2萬元),資金由縣統籌整合后實施,分解下達到湍東、趙店、王店、乍曲、赤眉5個鄉鎮的7個項目,如:赤眉鎮四坪村的蔬果大棚工程、趙店鄉聶崗村的排洪管道工程、湍東鎮廟崗村的攔河壩工程、湍東鎮東王營村的獼猴桃基地配肥管道工程、岞嶇鎮雙堰村的生產道路工程、王店鎮王店村的生產道路工程、王店鎮馬溝村的天健牧業供水工程。2021年第2批財政預算內以工代賑7個項目建設過程中吸納當地農村勞動力就近務工就業172人,共計發放勞務報酬33.8萬元,切實達到了國家“以工代賑”項目初衷和目的,取得了良好社會效果。
內鄉縣以工代賑項目--赤眉鎮四坪村特色農業示范基地碩果盈枝滿園芳,終見成效寄希望;群眾致富路更寬,“以工代賑”感謝黨,既有效改善了受益群眾的生產生活條件,又美化了鄉村顏值和人居環境,群眾稱贊:“以工代賑項目是真正的德政工程、民心工程、惠民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