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2日上午,信陽市平橋區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新聞發布會上,平橋區發改委黨組成員、副主任馬新詳細介紹了該區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工作開展情況和取得的成效。會議由平橋區政府辦二級主任科員、區營商辦總牽頭人劉春燕主持。
馬新表示,近年來,平橋區堅持將信用體系建設作為重大戰略任務和重要民心工程,解放思想、創新舉措,加快構建以信用為基礎的新型監管機制,著力營造優良營商環境,促進了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社會文明進步。
強基礎,打開信用工作新局面
不斷完善信用建設體制機制。貫徹落實國家、省有關要求,制定出臺《平橋區加快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構建以信用為基礎的新型監管機制實施方案》《信陽市平橋區信用分級分類監管工作方案(試行)》等制度文件,全面涵蓋信用信息歸集、信用監管機制、失信約束懲戒、信用應用等內容,有力保障全區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工作的規范開展。建設公共信用信息平臺和“信用平橋”門戶網站,推進信用信息征集、交換、發布和使用管理,提供信用信息公開、查詢、共享服務。
持續加強信用信息歸集整合力度。今年4月,平橋區區級信用信息平臺已全部建成并與市平臺互聯互通,實現公共信用信息目錄下信息項全覆蓋,確保各類信用信息數據應歸盡歸、準確有效、更新及時、有序共享,為全面推進信用分級分類監管工作打下堅實的數據基礎。
建立健全事前信用承諾制度。該區累計梳理可實施信用承諾事項293項,歸集主動公示、容缺受理、審批替代、證明事項、行業自律等類型信用承諾,信用承諾做到全覆蓋。不斷優化政務審批流程,為市場主體提供高效、便捷、貼心的政務服務。
強化應用事中信用評價結果。以加強信用監管為著力點,創新監管理念,探索建立全覆蓋、標準化、公益性的公共信用綜合評價體系。依托平橋區信用信息平臺,對企業一定時期內的公共信用記錄進行量化表述,為企業畫像,客觀反映企業主體綜合信用狀況,為開展信用監管、創新信用應用服務提供重要支撐。
建立完善守信激勵機制。聯合獎懲系統與省投資項目審批平臺、市政務服務平臺、市項目審批綜合管理平臺、市公共資源交易平臺實現了數據對接及功能嵌入,不斷提升聯合獎懲效能。積極探索“信易+”應用場景,加大對誠實守信主體的激勵力度,為守信企業提供行政審批“綠色通道”、優先享受公共服務便利、優化行政監管安排等激勵措施。
全面開展失信專項治理。針對人民群眾普遍關注的誠信缺失問題和經濟社會領域出現的失信突出問題,積極推動失信專項治理,規范社會生產生活秩序。對于違法失信嚴重被納入“黑名單”的市場主體,在政務服務、評先評優、政策補貼等政務管理中全面推進“逢辦必查”“逢報必核”,提高市場主體失信成本,打造“不敢失信、不能失信、不愿失信”的社會環境。
持續提升群眾信用意識。持續加強誠信宣傳教育,4月份舉辦了“誠信宣傳月”誠信宣傳教育活動,活動采取志愿服務、主題活動、現場宣傳、集體學習等多種方式向社會各界廣泛宣傳法律法規、誠信倡議、誠信案例、信用平臺知識等,全面提升社會誠信意識和信用水平,著力營造“知信、用信、守信”的社會氛圍。
抓關鍵,促進信用工作上臺階
信用信息歸集水平不斷提升。市區兩級公共信用信息平臺全部建成并實現互聯互通,各方參與、多方聯動的工作格局初步形成,累計歸集區級各類信用數據近1100萬條,有力地宣傳了我區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工作。
信用分級分類監管全面開展。持續強化行業信用監管工作落實,將公共信用評價及行業信用評價結果相結合,推進生態環境、醫療衛生、食品藥品、糧食生產、政府采購、城市管理、文化旅游、勞動用工等22個行業領域開展分級分類監管,對誠信守法企業“無事不擾”,對違法失信企業“加強監管”,有效提高政府執法監管效能。
信用承諾類型全部覆蓋。全區歸集信用承諾信息涵蓋主動公示、容缺受理、審批替代、證明事項、行業自律、信用修復等6類信用承諾,在政務審批各場景下向市場主體提供便捷、高效的政府服務。
信用聯合獎懲成效顯著。建立聯合獎懲系統,依法依規建立聯合獎懲措施清單,動態更新、定期推送并向社會公開,“逢報必核,逢辦必查”的局面已形成。
創舉措,打造信用產品應用新場景
平橋區積極創新信用應用,深入探索“信易+”應用場景,著力在企業融資、行政審批、醫療服務、鄉村振興等領域率先突破,推進“信易貸”“信易批”“信易醫”等13項信用惠民便企應用,構建“誠信受益、信用有價”的社會氛圍。
其中,“信易貸”旨在全面推進涉企政務數據整合,運用企業信用“精準畫像”,擴大信用融資占比。2021年該區通過“信易貸”融資平臺發放信用貸款增速較2020年增加800%以上,有效緩解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等問題。截至2022年5月底,全區線上“信易貸”共計注冊企業1000余家,“信易貸”白名單企業215家,占全市“信易貸”白名單企業數量1/5以上。
“信易批”旨在強化信用核查,針對信用良好、無重大失信記錄主體,提供“容缺辦理”“綠色通道”“審批替代”等便捷行政審批服務。公示“容缺辦理”事項108項,面向紅名單主體、一般性市場主體實施“一網通辦”“容缺辦理”等便捷性政務審批服務。
馬新表示,平橋區將不斷加強組織領導,建立健全制度機制,著力在信用體系建設重點領域、關鍵環節,探索形成一批可供復制推廣的典型經驗,推動全區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