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下麥秋月,江南梅雨天。夏至前后,位于信陽市新縣滸灣鄉曹灣村的羚銳中藥材示范基地,百余畝顛茄草迎來豐收,只見三三兩兩的種植戶,穿梭在一米多高的顛茄草叢中忙個不停。
搶手顛茄草,農戶致富忙不停
連日來的高溫,讓田埂旁的樹木被烤得無精打采,顛茄草的種植戶們卻是喜笑顏開,萬里無云的晴天正是收獲顛茄草的好時機。
他們早早地下了地,男的在前面用鐵锨將顛茄草連根鏟起,女的則在后面將鋪在地上的整顆顛茄草攤開,整齊排成排。經過兩到三天的暴曬,顛茄草褪去綠色變得干黃,就可以打成捆,送到基地倉庫切碎、貯存,后將被送往河南羚銳制藥股份有限公司,用于制作顛茄流浸膏,這是壯骨麝香止痛膏、傷濕止痛膏等膏藥的重要原料。
這些天,在外打短工的種植戶老劉,早早地請了假回來搶收顛茄草,用他的話說,寧肯幾天工資不要,也得回來收顛茄草,這是一年中收入的保障,也是家里越過越好的盼頭。
種植戶曹大娘因為種的顛茄草長得比她還高,成了附近有名的“種藥能手”。看著地上整整齊齊的顛茄草,根莖飽滿、枝干粗壯,早就超過了基地收購標準,她的心情比吃了西瓜還甜。
“這段時間河南持續高溫,對顛茄草的收獲比較有利。” 羚銳中藥材示范基地的負責人汪大宏說,“顛茄草適宜溫暖濕潤、陽光充足、排水良好的環境,最怕的就是下雨,一下雨,它的根不透氣就容易腐爛,現在天熱少雨,方便了我們大范圍的收割、晾曬。”
顛茄草是一種全草都可入藥的多年生草本植物,高可達1.5米,于當年11月份種植,次年6、7月份收割。種植顛茄草易于管理、勞動強度小、產量高,不影響農戶中晚稻、花生種植,已成為當地農戶增收致富的又一條新路子。
一直以來,曹灣村山低地平、地域廣闊,是種植顛茄草的優質環境。羚銳中藥材示范基地選址于此后,曹灣村成了新縣當地顛茄草集中種植最大的區域,帶動引導全縣和周邊地區種植顛茄草超3000畝,拓寬了老區群眾增收渠道。
龍頭企業帶動,經營成熟銷路有保障
據悉,該基地的建立是新縣龍頭企業羚銳制藥在深耕醫藥健康產業的同時,積極助力鄉村振興的一次實踐探索。
新縣地處大別山腹地,中藥材資源豐富,全縣中藥材種植面積50余萬畝,其中油茶、銀杏、天麻、桔梗、蒼術、何首烏、柴胡等野生藥材約38萬畝。如何人工培育、規模種植這些藥材,成了基地研究員們努力摸索的方向。
成立之初的羚銳中藥材示范基地,先后種植過藥用辣椒、丹參、延胡索等藥材,也承擔了良種油茶的育苗和改良工作。在河南省農業科學院、河南中醫藥大學等單位科研人員的支持和幫助下,羚銳從自身所需的大宗藥材入手,結合新縣當地的氣候和土壤條件,找到適合培育推廣的藥材品種,幾經試種,終于收獲成功。
前方有智力支撐,后方有銷路保障,產業發展有了信心和動力。目前,在當地縣委縣政府的大力推廣下,已經形成基地培育種苗、示范種植、免費技術指導、企業訂單收購的產業經營模式。當地群眾可通過土地租金、務工薪金、種植收益等多種方式增加收入。
“今年的顛茄收成好”,當地電工楊光河帶著滿滿一車曬干的顛茄草來到基地,他承包的10多畝地顛茄草大豐收,兩口子忙不過來,請了好幾個人幫忙收割,談起家里種的顛茄草時,他興奮地說:“地里還有好多,估計還能裝個三四車,掙的比出去打工還多,平常也不忙,就接送小孫子上學,日子是越過越好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