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7月,生活在南陽市中心城區的市民們普遍感到心氣更順了,出行更暢通了。新淯陽橋以“長虹臥波”之勢橫跨白河兩岸,成為南陽的新地標;獨山大道慢慢撩開“紅蓋頭”,盛裝“駕臨”宛城,成為廣大市民的打卡圣地。自7月1日以來,獨山大道部分路段通車運營,兩側市民喜笑顏開、奔走相告。7月6日,經過幾個月的漫長施工,提升改造后的獨山大道全線貫通,正式投入使用,這是2022年南陽城市建設的一件大喜事。
7月1日,獨山大道與建設路交會處的大河人家酒店門前的圍擋被拆除,酒店的門臉再次顯現在路人眼前。修葺一新的獨山大道路面平整、寬闊,上面已經開始有車輛經過,沉寂數月后,獨山大道再次變得喧囂熱鬧起來。
隨著人流的匯聚和圍擋的消失,大河人家酒店再次顯示出20年老店的魅力,自7月1日至今,該酒店的營業額逐日增加。連日來,大河人家酒店的老板張有臣緊蹙的眉頭開始舒展,嘴角也有了微笑:“說實話,前段時間我很發愁,剛剛擺脫疫情,獨山大道又迎來提升改造,門口被圍擋完全遮住,我們的出行受阻。2022年上半年,我們酒店幾乎處于半歇業狀態。如今獨山大道建成通車,全線貫通,我們酒店也將恢復如初,正常經營。”
7月4日,南陽市第十九中學舉行散學典禮,在期末考試結束5天后,該校師生齊聚學校,對一學期的學習、教學進行總結。當學生們從四面八方匯聚到獨山大道時,他們無不面露驚喜和興奮:“呀,這條路修得這么寬、這么漂亮,真是太好了,以后上學就不會堵車了,也不用擔心遲到了。”
說到這條獨山大道,在獨山大道天冠小區居住了近20年的張艷感慨道:“2002年,我們全家就搬進了這個小區,那時獨山大道還有另一個名字——東環路,當年這條路就是城市的最東邊。”時光荏苒,20年彈指一揮間,當年12歲的張艷還是一名初中生,如今已是一名中學老師,她對獨山大道很有感情。這次提升改造雖然對張艷的生活造成了一定影響,但是她是認可這次改造的,張艷對記者說:“這條路我走了20年,也真心希望她能換換裝,變得更漂亮、更智能、更宜人一些。”
如今,獨山大道已經迎來全線貫通,相關配套工程也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中,雙向8車道取代了原來的雙向6車道。提升改造后獨山大道既有"面子"又有"里子",公共設施布局合理,地上地下相得益彰,與智慧城市無縫銜接。未來,這條新的獨山大道也必將帶動城市面貌的提檔升級,給附近企業、居民帶來新機遇、新發展。
乘著新獨山大道帶來的東風,南陽的城市建設也將更上一層樓,南陽人民的獲得感、幸福感也會更強。20年了,老獨山大道退出歷史舞臺,新獨山大道已經建成通車,這是一代人的付出,幾代人的希望。20年前,城市向東止步于獨山大道;而今天,南陽的建城區已經東跨白河,不斷向東延伸,朝著現代化省副中心城市的宏大藍圖奮力邁進;未來,憑著南陽人這份淳樸善良、勤勞樸實,南陽實現跨越發展也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