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頂端新聞·河南商報記者從洛陽市孟津區朝陽鎮了解到,近年來,在落實鄉村振興戰略部署中,該鎮緊緊抓住產業發展這一根本命脈,堅持以土地流轉為“突破口”,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采取“農村土地經營權向村集體流轉,由村集體統一向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再流轉”的措施,全力推動鄉村產業跨界互融,效益提量質增,集體壯大、企業發展、群眾增收。
目前,該鎮朝陽鎮石溝村流轉土地600畝發展鮮切花、特色苗木、車厘子采摘等特色產業,通過村集體合作社規范操作,與村民簽訂規范合同,石溝村集體收入達到50萬元,群眾收入呈現“種地+務工+股金”多元化,政策支持、口袋受益,花田、果園的風景變成群眾的“錢景”。目前該鎮集體收入超過10萬元的村達到100%,規模化流轉土地面積3.1萬畝。
利用“三清兩建”、“三變改革”成果,依托鎮村資源稟賦,因地制宜發展多樣化鄉土特色產業。如今閆凹村的草莓,北陳村的花椒、獼猴桃,煤窯村的紅櫻桃,張陽、瓦店村的香菇等特色農產品通過規模化發展、精心打造,在市場上已形成朝陽鎮域特色農產品。
該鎮以鄉賢返鄉創業為抓手優化環境,引導鄉賢返鄉創業。以楊勛為代表謀劃的千卉谷鮮切花加工擴建項目已達成投資意向,以張延輝等為代表創辦的洛陽云柘冷鏈物流有限公司冷鏈物流項目均已落地實施。 2022年以來,該鎮共謀劃并落地實施鄉賢返鄉創業大中型項目20余個,注冊個體工商戶200余戶,完成投資14.25億元。
該鎮積極與金融、財政、農業、國土等部門溝通,在政策、資金、科技、培訓等方面強化要素保障,助推產業長遠發展。結合“技能孟津,人人持證”工作,朝陽鎮開展農藝工職業技能培訓評價500人,培育產業發展隊伍。圍繞鎮域東部櫻桃、黃梨、獼猴桃等產業優勢,加快建設集保鮮、預冷、初加工功能等于一體的倉儲設施。北陳村200平方米的低溫儲存庫配套制冷設備3套,可滿足40噸果蔬冷藏。計劃投資500萬元建設5500平方米的冷藏保鮮倉庫正在加緊申報,未來將輻射帶動閆凹、游王、煤窯等更多村的果蔬采摘業發展。
朝陽鎮依托孟扣路農業旅游觀光帶,在基礎設施、規范管理、產品品質、智能溫室建設等方面建設標準化園區,使孟扣路卓安農場、聚泉農業、靜年華采摘園等果蔬產業,連點成線、以點帶面。孟扣路沿線草莓、小米、冬棗已成為群眾深受喜歡的綠色農產品。全鎮農業企業年產值共2.1億元,帶動就業人數1200人。
朝陽鎮在“接二連三”延伸產業鏈條上依托集體經濟、政策產業項目等,協調解決建設用地、倉庫、廠房等難題,發展卓安農場小米深加工、北陳花椒深加工等;與河南廣耕坊公司洽談的投資1億元年產2000萬瓶果蔬汁的項目,目前正在跟進土地文物手續的辦理。農旅文旅互促共融更是為鄉村產業發展蓄勢賦能,南石山村三彩文化研學游、衛坡古民居文化樹立了鄉土文化品牌。
開拓渠道,創新營銷興產業。直播帶貨、線上游園、網上訂單如今在朝陽鎮果蔬采摘園、鄉村文化園等對外營銷上迅速流行。近年來,車厘子采摘園、草莓采摘園、三彩產業園等通過網絡宣傳、網上運營市場銷售并未減量,反而知名度大增,銷售額飄紅,智能化、網絡化運營的創新營銷模式使鄉村產業發展開辟又一番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