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了解。當前該公司正在開展的“供電所長走臺區”是通過對轄區逐臺區走訪,掌握配網、線路、設備、客戶的實際情況,掌握第一手資料,對下一步工作進行正確預判。三川鎮位于洛陽市欒川縣西北部,總面積91平方公里,是該縣外出務工人員占比最多的鄉鎮,群眾中留守老人和孩子較多。李飛要求專門要給獨居老人建立明確臺賬,這還要從7月份發生的一件事說起。
7月19日17點10分,洛陽市欒川縣三川鎮大雨滂沱。
“終于忙完了,準備關門!”三川供電所營業廳里,李飛走到門前。此時,他看到一位老人打著傘,正朝營業廳走來。
“嬸,外面下這么大,快到屋里歇歇!”李飛趕忙迎上老人,扶她進營業廳。
“我家住在龍脖村干溝老里溝,昨天電視機還看得好好的,今天下午不知道怎么著就沒電了,孩子沒在家,我腿腳也不利索,走了倆小時才找著咱這地方。”老人是來查詢自己家電費的,屋里這會正停電。
配電營業班班長趙江朋立即查詢老人家的用電情況,客戶沒有欠費,電表顯示是合閘狀態。“嬸,咱家里沒欠費,我估計是家里漏電保護器跳閘了!”李飛初步判斷,想到老人回家天都要黑了,下著雨也不安全,他提出開車送老人回家,并帶領趙江朋到老人家查找停電原因。
穿過蜿蜒、曲折的山路,終于來到老人家。原來啊,是內部線路老化斷線了,在將線路重新接通后,家里來電了!老人高興不已,端來兩杯水,再三說著感謝的話。“嬸,這都是我們應該做的,家里來電了就行,你看,這是我的聯系方式,這小卡片上有,我給你手機里也存下我們的電話,再有啥事,你一個電話,我們準來!”李飛一邊擦拭額頭的汗水和雨水一邊說。
考慮到老人家線路老化嚴重,雖然這次是將斷線接通,但也是治標不治本的辦法,李飛心里始終放心不下。第二天,他帶著支部黨員服務隊兩名隊員來到老人家里。這一次,他打算換新線,徹底解決老人家的用電隱患,先更換上房線路,然后是下屋,最后是廚房!
看著家里整理后更換一新的電線,老人家高興得合不攏嘴:“都是好孩子,這多少錢,你們出錢又搭工,可不能這樣,我得把錢給你們!”
“嬸,不用不用,電話存你手機上了,電上有啥問題,你隨時聯系!我們走了。”李飛、常福源、趙江朋和老人揮手告別,開車離去。
“李書記,這次買電料的錢不能讓你一個人出,咱仨平攤,好人不能讓你一個人做,是吧江朋?”在回去的路上,副所長常福源笑著說。
“福源,回去,你就負責把咱這次‘走臺區’中整個三川轄區內的獨居老人的臺賬整理出來,分包到人,做好走訪、回訪、跟蹤服務,不能再出現讓老人走幾個小時找咱的情況了,這個事能落實好,你的‘好人’就比我做的更有價值。”李飛笑著回應。(頂端新聞·河南商報 關彩晴 通訊員 湯新娜 常福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