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端新聞•河南商報記者張治中 通訊員靳黎磊 丁一 張彤
今年三季度以來,鄧州農商銀行立足“支農支小支微”戰略定位,切實扛牢服務地方經濟政治擔當,著力強化黨建引領,持續深化“黨建+金融”服務模式,以“全行11個黨支部127名黨員同志”為基點,通過支部帶頭、黨員先行、全員發力,深入挖掘縣域市場金融需求,完善全員營銷貸款工作機制,推動黨建與業務同向發力、互促共進,力求更多普惠金融資源配置到縣域經濟發展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努力為鄉村振興插上“金融翅膀”,為業務發展注入紅色強勁動能。截至目前,該行已累計營銷客戶350余戶,采集信息6500余戶,新增授信315戶4053萬元。
黨建引領,促進服務提質增效
該行黨委經過充分調研走訪,反復研討論證,制定了“黨建+金融”助力鄉村振興全員營銷工作實施方案,并迅速組織轄內各黨支部召開全員營銷工作動員會。充分發揮基層黨支部在服務群眾、引領發展中的戰斗堡壘作用,將黨員干部觀念作風能力大提升與業務進度相掛鉤。以支部黨員為“先行軍”,引領本支部所轄支行、部室全體在崗員工,與信貸前臺包片客戶經理緊密協作。以小額信貸投放為重點,以調動全員凝聚力和執行力為抓手,開展形式多樣的送黨課、送金融知識、送資金、送服務、黨員結對等活動,進一步拓寬普惠金融服務覆蓋面,豐富鄉村金融服務體驗,力求三季度新增小額貸款用信1.8億元,實現貸款投放的新突破。
精耕市場,深挖縣域金融需求
面對疫情防控常態化、信貸市場需求收縮、競爭加劇的外部壓力,該行及時轉變觀念,確立了“以小微客戶為基礎客戶群,做精做細小微業務,打造小微金融特色銀行”的發展思路,切實做到“三個堅持、三個傾斜”,即堅持“三農”市場定位,堅持“小額、流資、分散”,堅持大額貸款抵質押;確保信貸資源向涉農貸款傾斜、向個人類貸款傾斜、向抵質押貸款傾斜。
一是加大走訪力度。該行11個黨支部與三農事業部50余名客戶經理通力配合,按照鄉鎮及村組劃分成立“三農”金融服務小分隊,積極對接各村村支兩委、村組組長、村內黨員、鄉鎮知名人士等,廣泛開展金融需求大走訪及整村授信活動,在走訪中摸清每戶情況,挖掘潛在客戶,鎖定有效客戶,逐戶建立客戶信息檔案,并通過視頻、電話、微信、上門等多種形式做好客戶后期回訪和維護;同時借助“行長進萬企”活動持續走訪縣域小微企業,充分了解企業發展中遇到的資金難題,借助銀企洽談、銀政企合作、減費讓利等方式,進一步加大惠企支持力度。
二是優化營銷策略。該行以黨支部為單位,定期召開支部會議或黨小組會議對貸款產品、政策、辦理流程、營銷技巧等內容進行專題培訓,組織黨員干部職工對營銷的前期準備、上門拜訪、面對面營銷、后續跟進等等具體流程的可操作性進行認真探討并進行“一對一”模擬演練,同時通過黨員座談、組織生活會等形式對營銷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進行深入剖析,就如何快速打開營銷局面集思廣益,針對性解決,切實提升營銷效率和營銷精準度。
三是整合產品服務。該行充分發揮點多面廣的服務優勢,依托“本鄉本土”和“人熟、地熟、情況熟”的有利條件,對轄內資源進行深度梳理,緊緊圍繞“客戶需要什么,我們就提供什么”,整合“富農如意貸”、“存單貸”、“中小微企業貸”等拳頭產品,對貸款期限、用信方式、利率定價等方面進行優化配置,為不同客戶和經營主體定制個性化的產品服務方案,不斷提升客戶滿意度和忠誠度。
優化機制,激發全員營銷活力
一是明確導向,營造氛圍。該行將信貸投放作為各項工作的重中之重,在人才的成長、績效的設計、人員的選拔、費用的管控全部向信貸傾斜,在全行營造一切圍繞信貸、一切服務信貸的氛圍,最大程度調動全員關注信貸、參與信貸、從事信貸的積極性,有效激發出干部員工營銷貸款的內生動力。
二是完善機制,增強實效。該行三農事業部客戶經理全部下沉基層一線,對各黨支部的信貸營銷工作進行劃分包片指導,重點解決各黨支部不會營銷、走不出去營銷和信貸投放緩慢等問題。同時,將各基層黨支部與三農事業部、公司業務部等信貸前臺部門進行分別考核,并出臺配套的考核激勵辦法,進一步凝聚起營銷工作合力,形成了“客戶經理+黨員先鋒+全體在崗職工”相互帶動、協同高效的全員營銷模式。
三是壓實責任,嚴格考核。該行充分發揮考核指揮棒作用,制定了全員營銷專項考核辦法,以黨支部為單位對新增用信金額和客戶檔案建立情況進行雙向考核,要求各黨支部針對每名員工制定二次考核辦法,并嚴格執行“周通報、月站隊、季總評”的督導獎懲制度,定期對完成任務較好的單位和個人進行表彰和獎勵,對未完成任務的給予批評約談并扣發績效,督促員工真正“走出去”,最大程度激發全員營銷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