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時節,恰逢九九重陽節來臨。為引導廣大老同志堅持老有所為、繼續發光發熱,持續深化“我為河山賦能助力”專項行動,9月21日至22日,管城區在全區離退休干部中開展“助力十大戰略·綻放銀發力量”——管城回族區老干部“2022·重陽參訪體驗游”活動,組織200余位老干部“打卡”鄭州商都遺址博物院和河南省科技館,通過領略3600年商都歷史堅定文化自信,通過觸摸“未來”感受科技創新的進步與騰飛。區委常委、組織部長,區委社治委主任雍明軒,區政協黨組副書記、副主席姚方海,區人大黨組成員,區總工會黨組書記、主席盛偉,鄭州商都新區管委會副主任鄭向陽陪同參訪。
兩日間,老干部們佩戴著老干部局精心定制的印有局logo的紅色帽子、參訪證、“我愛中國”國風紅色口罩,提著裝有參訪指南、雨傘、礦泉水、濕紙巾等活動物品的手提袋,興致勃勃地“訪古問今游未來”。區人民醫院全程做好醫療保障,區紀委監委駐人社局紀檢監察組全程監督。
訪古問今,感受河山,體驗文旅文創融合力量
21日上午9點,老干部們有序步入鄭州商都遺址博物院,在講解下交互參觀這座講述早商文明的專題遺址博物館。
整個博物院共有六個展廳,共分文明搖籃、玄鳥生商、巍巍商都、大邑商都、四方之極、生生不息、守望保護七個單元。立足于巨幅環形浮雕中央,在地面投影與年輪頂飾呼應下,王亥伏牛、鳴條之戰、玄鳥生商、桑林祈雨等歷史猶如環幕電影,將先商和商代故事幀幀講述;俯瞰數字投影和大型立體復原沙盤相結合的鄭州商代都城整體規劃布局,目睹著哺育自己多年的土地從前的模樣,感嘆祖國上下五千年悠久歷史生生不息;瀏覽筑城、制陶等場景微縮模型和商代都城結構、祭祀活動古跡,與先人古物進行一場跨越千年的對話;細讀杜嶺一號方鼎、原始瓷尊、亳字陶文、牛肋骨刻辭等文物,感念幾經滄海桑田的華夏文明絢爛依舊、如珠如玉……移步間,一瓦一土、一骨一鏡,這些曾被夯土傾覆掩蓋的華夏遺珠被后人拾起,被賦予穿越時空的活力,結合著聲光電、數字交互等科技手段,將鄭州這座商朝建立定都之地、王朝典制開創之地、青銅時代成熟之地、中華漢字尋根之地的故事娓娓道來。老干部們穿梭在五千年長河中,暢談著近日鄭州商都遺址首次出土的“金覆面”,如癡如醉、流連忘返。
暢游未來,觸碰科技,登陸創新驅動戰略高地
22日上午,老干部們集合在鄭東新區象湖畔一座酷似螺旋槳、又似飛鳥展翅的銀色建筑——河南省科技館(新館)外打卡拍照、欣賞樓體,隨后進入館內,迫不及待一睹其風采真容。
河南省科技館以“智慧·創新·夢想”為展教主題,以“啟迪智慧、科學共享、助力創新”為展教理念,目前開設4個常設展廳、1個短期展廳。進入神秘的“動物家園”展廳,科技手段使300多件珍稀野生動物標本立體化展現出熱帶雨林、阿爾卑斯山脈、非洲大草原、海洋極地等生態系統,老干部們身臨其境一覽生命奔流不息的過程,體會“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理念。
在“創想空間”展廳,老干部們變身“老頑童”,饒有興致地嘗試了視覺暫留、擬音工作室、動感舞臺等各類科技創造體驗場景,切身體驗科技魅力;在“探索發現”展廳,人類發展歷程中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科學成就一一展現,老干部們在有趣科學現象和小實驗中感悟求真求實、創新奉獻的探索精神……參觀中,老干部們對近年來祖國科技的飛速發展倍感欣喜振奮,對我省創新驅動、科教興省、人才強省戰略交口稱贊。
兩日間,老同志們沐浴在宏大瑰麗的中華文明中,暢想在智能科創的明日世界中,不斷感受著古今碰撞,或沉浸、或思索、或感慨、或贊頌,心情久久不能平靜。大家紛紛表示,此次活動讓自己感受到了泱泱華夏的鐘靈毓秀、偉大祖國的繁榮富強,回去后必將緊跟黨走,化身“銀發人才”,用余暉書寫“古都新生”,為錨定“兩個確保”、實施“十大戰略”,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河南、譜寫新時代中原更加出彩絢麗篇章賦能助力,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