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扶單位“以購代幫 以購代捐”,幫扶村采用“合作社+村集體+集團公司”模式進行蘋果銷售,上院村的做法是洛陽市孟津區開展消費幫扶的一個縮影。

今年以來,為推動該區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政策落實、責任落實、工作落實和成效鞏固,孟津區進一步加強鄉村振興幫扶工作,落實定點幫扶工作責任,將每月第一周、第三周的周三確定為鄉村振興幫扶走訪日。
隨著幫扶走訪日制度的不斷完善,孟津區2700余名幫扶干部通過座談調研、進村入戶、幫扶捐贈、走訪慰問等多種形式開展幫扶活動,助力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消費幫扶助增收
金秋時節,到處充滿了豐收的喜悅。自入秋以來,孟津區新收獲的農產品陸續上市,消費幫扶活動顯得尤為迫切。各駐村第一書記由脫貧攻堅期的“扶貧貨郎”變為“鄉村貨郎”,穿梭在農戶和客戶之間,活躍在各網絡平臺,牽線搭橋、促銷助農,用自己的熱情和專業換來當地農產品的熱銷。
又逢幫扶走訪日,小浪底鎮明達村黨群服務中心內人頭攢動,吆喝聲此起彼伏。原來,明達村的花椒、大麥仁、紅薯面饸饹、蜂蜜、玉米等農產品存在滯銷風險,為幫助群眾解決農產品積壓問題,該區文廣旅局駐村第一書記楊龍積極謀劃,組織了“以購代幫 以購代捐”活動,并通過微信群、朋友圈等廣泛宣傳,引導幫扶單位職工、鎮村干部、愛心人士紛紛踴躍購買,線上訂單源源不斷。
活動現場,有人負責稱重,有人負責裝袋,分工明確,各負其職。短短一上午,各類農產品均被搶購一空。脫貧戶楊豐江激動地說:“黨和政府對我們真的沒話說,我們一定要好好干!”
孟津區稅務局聘請櫻桃技術員,為村民培訓大櫻桃管理技術,幫助8戶脫貧戶銷售大櫻桃200箱;該區住建局幫助橫水鎮鐵樓村脫貧戶孫小虎銷售黃豆400斤;“紅薯書記”張占軍動員神華國華孟津發電公司職工訂購蜂蜜2000斤……結合村情開展各類消費幫扶活動,孟津這些“鄉村貨郎”積極活躍在城鄉,幫助脫貧群眾成功銷售農副產品,大大密切了黨群關系。
就業幫扶送崗位
就業既是民生之本,也是脫貧致富之要,促進農村群眾就業,既是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的重要內容,也是推動鄉村振興的現實需要。結合防止返貧監測幫扶日常排查和集中排查工作,孟津區各駐村幫扶工作隊對各村勞動力從事的行業工種、收入水平、就業能力、培訓需求等信息進行全面調查摸底上報。區鄉村振興局對接區人社、婦聯等部門,科學設置培訓課程,有針對性地開展了餐飲甜點、美容美發、家政服務等技能培訓,幫助困難群眾習得一技之長,端穩就業“鐵飯碗”。
橫水鎮紅橋村脫貧戶崔順治家有六口人,上有六旬父母,下有兩歲幼兒,還有一個沒有成家的哥哥,家庭開支主要靠他和父親打零工。為了能多賺錢,崔順治一心想學一門手藝。
今年1月,在該區發改委駐村幫扶工作隊隊員的積極聯系下,崔順治參加了駕駛員培訓班,順利取得A2駕駛證,并領取了雨露計劃短期技能培訓補助2000元。如今,崔順治在新安縣一家運輸公司順利上崗,駕駛半掛牽引車,月工資6000元左右,家庭有了穩定的收入來源。
為多渠道拓寬脫貧戶就業門路,各幫扶單位充分發揮各自行業優勢,幫助脫貧戶解決就業難題。據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該區脫貧群眾省內省外就業1.24萬人,694人獲發省外務工一次性交通補貼,工資性收入占家庭純收入的75%以上。
常態幫扶解難題
“走,到村里幫扶去!”每到幫扶走訪日,孟津區各區直單位幫扶人員便趕往幫扶村開展形式多樣的幫扶活動,送去惠農富農強農政策,幫助脫貧群眾解決難題。
幫扶無處不在,細微體現真情。今年夏初,橫水鎮長嶺村原來的舊水池崩裂無法蓄水,區水利局幫扶人員在走訪中得知后,及時為該村更換30噸水罐一個,在酷暑來臨前解決了群眾吃水用水難題;4月,區科工局幫扶人員了解到常袋鎮潘莊村常用辦公設備不全問題,為村里購買了一臺打印機和一臺移動音箱,解決了群眾復印打印難問題,豐富了群眾精神文化生活……諸如此類的常態化幫扶不勝枚舉,真正為群眾解決了問題,把溫暖送到了群眾的心坎上。
十月暖陽沐人心,一線幫扶助振興。在孟津區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的各條戰線上,幫扶工作隊隊員和駐村第一書記們用智慧和汗水,讓黨和政府的各項政策措施落地生根。“脫貧不脫幫,幫扶永遠在路上,讓脫貧群眾致富增收、托穩飯碗才是目標。我們將扎實推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力爭脫貧基礎更穩固、成效更持續,以幫扶長效機制激發鄉村振興的澎湃動能!”孟津區委主要負責人說。
(頂端新聞·河南商報 關彩晴 通訊員 關曉萌 朱曉玲 袁曉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