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一天,你被一個魔法師抓進了一個魔法壺里,你會怎么辦?”
為筑牢抗疫心理防線,緩解疫情期間教師心理壓力,11月30日上午,鄭州市管城回族區第二實驗小學七彩心苑心理輔導中心主持開展了以心理魔法壺為主題的教師心理成長沙龍活動,全校教師參與了此次活動。
此次活動以繪畫活動的方式進行。
熱身階段,主持人李保琦老師帶領老師們進行了我說你演環節,通過游戲使老師們放松心情,并能從中感受到內心情感的波動,更好地融入活動。
接下來,進入活動的中心環節——繪制魔法壺。
在繪畫之前,主持人告知老師們繪畫與繪畫水平無關,其作畫過程其實就是在內心的驅使下表現自己內心最真實的想法,只要全身心投入即可。
隨后,大家隨著輕柔的音樂進入繪畫狀態,在作畫時,老師們會將圖畫和現實有機地聯系在一起,會把自己深層次的、應對變化的行為模式投射在圖畫中。
圖畫完成后,老師們根據自己當時作畫的心情、想法等,把四幅圖畫的內容串聯成一個故事,用語言再次把自己內心的潛意識投射出來。
最后,主持人為大家解讀心理魔法壺六幅畫的簡單含義,雙重的投射和刺激讓老師們更有可能看清自己的行為模式,更好地了解自己。
“畫完之后,我的感觸很深,我發現這是一次對自我內心深處的了解和救贖。原來我的愿望并不是第一幅畫中的變美,而是宅在家里放松休息,這就像疫情居家時的我們,魔法瓶是居家的籠子,我們從最開始的高興到后來的渴望自由,整個過程太治愈了!”賈茹慧老師分享到。
校長李改玲一直非常關注學校的心理發展,全程參與了本次活動。
她指出,心理魔法壺的魅力和意義所在,就是讓教師體會和覺察自己的行為模式,幫助老師們能夠更好地認識自己,從內在去自我療愈和自我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