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陳爽爽眼中,一位教育者心中首先要充滿愛。
她說:“只有幸福的教師才能教育出幸福的學生。”
這位漯河市臨潁縣南街學校的教師,堅定地以“愛的教育”,賦予教育以靈魂,并用自己的全力,守護學生們的全面健康成長。
嚴管的厚愛
說起來可能比較矛盾,以愛為教育宗旨的陳爽爽,首先強調的是嚴格。
在她的教育感受中,“四嚴”是一以貫之的。
所謂“四嚴”,指的是嚴中有愛、嚴中有章、嚴中有信、嚴中有度。
“愛學生,要以尊重和依賴為前提。”陳爽爽說,“我們常說,‘嚴管厚愛’,對學生們來說也是一樣的。”
學生階段,尤其是小學時期,是一個人三觀形成、習慣養成的關鍵時期。
處在這一階段的學生,很難自發主動地培養起學習的習慣。
這一點,陳爽爽在數年的教學經歷中深有體會。
“帶著愛的初衷、用定好的規章、言而有信以身作則、嚴格的同時把握好度。”陳爽爽這樣解釋她的“四嚴”理論。
在她看來,只有做到嚴肅地批評、嚴格地管教,一位教師才是合格的、負責的,也才能是一個真正愛學生的。
悉心的關愛
“老師教課,不僅是為了教在課堂,課要教在學生的身上,教在學生心中,成為他們素質的一部分。”陳爽爽說。
陳爽爽認為,三尺講臺,要撒播做人的良種,讓學生記在心里,這是她做老師最大幸福。
“要做到關愛每一位學生,作為一名教師,更要有慈母般的?,做一個富有愛心的教師,愛學生,就必須善于走進學生的情感世界,就必須把學生當作朋友,去感受他們的喜怒哀樂。”陳爽爽表示。
身為班主任,陳爽爽有更大的責任,在每一個學生的成長中把準方向、提供指引。
為此,她常常以細膩的心思,去觀察學生。
上課時,陳爽爽會是分秒必爭,力求在有限的時間內把知識傳授好的教師。
可下課后,她就變成了學生們貼心的長輩。
“有時候在教室看見一個同學不開心,這個時候我就會讓他喊到辦公室,或者說我給他喊到身邊,我就問他,你咋了,就是這種,然后幫他去調節情緒,或者說有什么困難,就幫助他解決。”陳爽爽說。
而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很多。
敬業的摯愛
有人計算過,一個人在學生時期與老師相處的時間,是能和家人在一起相媲美的。
有很多老師笑著說,自己一下子成了幾十個孩子的“監護人”。
對陳爽爽來說,事實也相差無幾。
今年以來,她每天上下班的通勤距離差不多20公里,除了自己語文科目的教學外,作為班主任的她,更加需要和學生多交流溝通。
“因為我們教室離辦公室比較遠,老師們基大部分都是在教室里辦公,基本上就沒有咋去過辦公室,去辦公室就是打印資料,更多的時間是坐在教室后邊辦公。”陳爽爽說。
因而,每天的下課時間特別是中午的“大閱讀”時間,陳爽爽總是在為一些基礎薄弱的學生做專項輔導。
學生們在學校度過人生關鍵時期的每一天,而陳爽爽總是在一旁默默守護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