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峰,1976年12月出生,南陽市新野縣漢興學校畢業班教師、班主任。自1995年參加工作以來,他在農村偏遠小學5年、農村初中10年、城區學校12年,一直辛勤耕耘在一線講臺。他從教27年來,孜孜不倦,以德為魂育桃李無數,深得師生家長的愛戴尊敬。
以德育人,“潤物”無聲
作為班主任,對學生進行品行教育是班級管理與班級教學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班主任的工作重點和難點。岳峰常利用班會時間,做主題班會,看愛國影視,唱紅歌等形式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教育學生具有愛國主義精神,具有集體主義精神,培養學生熱愛社會主義新中國的深厚情感。引導學生從熱愛故鄉、母校、親人、師長、國旗、國徽等周圍具體事物入手,逐步了解并熱愛祖國的光榮歷史、燦爛文化、杰出的英雄和偉大的人民。
教育學生擁有強烈的民族自豪感與自信心,是岳峰每一屆學生的必修課。他教育學生關心祖國命運和前途,立志投身于祖國的建設事業,鼓勵學生積極參加各項社會實踐活動。通過不同形式的活動,該班學生增加了對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認同感,親切感。他很自豪地說,自己班上的學生人人會背《少年中國說》,人人對紅軍長征、八路軍抗日、志愿軍抗美援朝、對越自衛反擊戰故事了然于胸,信口拈來。
品行教育應該樹立榜樣,潤物無聲。岳峰的愛與眾不同,他是嚴與愛的有機結合,是理智與熱情的巧妙構建,對那些差生,更應該加倍關注和呵護,發現他們的閃光點,運用獎勵機制,縮小師生距離,使得他們產生“向師性”。該班的田俊鵬同學,七年級時候父親因車禍去世,厄運打擊使這個黑瘦的小伙子成績下滑,頂撞老師,逃學進網吧,到了九年級已成為一個摔不爛,拌不爛,壓不爛,錘不爛的皮娃娃。期中考試考了200多分,岳峰不斷深入該生家中,和他傾心暢談,以自己的成長經歷來感化打動該生。數次家訪,無數次的談心,該生終于被轉化,并后來居上,成長為一名優秀學生。
以情感人,不棄一生
岳峰教育學生不但要有明確的學習目的,更要提高學習自覺性,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工作中,他教育學生遵守學習紀律,指導學生的學習方法,具體幫助學生合理安排課余生活,保證他們有足夠的時間用于學習;主動聯系各科任課教師,共同做好學生的教學工作;爭取家長密切配合,為學生安排合理的家庭作息時間和創造良好的家庭學習條件。
臨縣桑莊鎮田營村的田溫同學,學習好、品德好,但他母親精神病時常發作,生活不能自理,到處亂跑,使田溫背上了輟學照顧母親的思想包袱,在家不來上學,他父親沒辦法,只能托付岳峰。岳峰二話沒說,騎著電車跑到40里外的田營村,第一次,學生躲著不見,他就去第二次、第三次。學生就是不表態不配合,裝聾作啞不理睬岳峰。晚上回到學校,岳峰一身疲倦與無奈,但一想到該生父親祈求的眼神,岳峰又一次踏上家訪的道路。在岳峰不懈的努力下,這個孩子終于醒悟,完全放下了心理負擔。不放棄一個學生,讓每一個學生都學有所成是岳峰從教二十余年來的準則。他說,他要給學生營造一個溫暖的港灣,讓每一個學生都能找到心理的慰藉,從而不負青春,走向陽光。
嚴于律己,甘當人梯
岳峰作為畢業班班主任,又兼任學校語文教研組長。在繁忙的工作中,他時刻嚴格要求自己,規范自己的言行,工作中、生活中,他處處起表率帶頭作用。在學校語文學科教研等工作中,從課堂到課下,團結同志,以身作則,從不為個人利益斤斤計較,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公開課或觀摩課,堅持每周參與教科研活動,即使身體不適也從不缺席。他積極與各位教師互相切磋,交流經驗,不斷提高和共同進步。每學期,只要是學校組織安排的活動,岳峰都積極參與,認真負責,不遺余力為青年教師的成長鋪磚指路。在他的不懈努力下,該校的語文學科在全縣名列前茅,他所指導的青年教師也多次在全縣各類競賽活動中獲獎。
二十七載孜孜不倦耕耘路,岳峰已從青春小伙變成鬢染華發的“教壇老人”。無悔的付出也使他“桃李滿天下”,贏得了社會各界的一致贊譽,被評為河南省2022年度師德先進個人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