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你,趙調解,年關將至,你真的幫了大忙。”原告羅某看著手機上的到賬信息,激動地握著調解員的手,連聲道謝。近日,鄧州市人民法院立案庭訴前調解團隊趙宏偉成功調解一起涉企勞務合同糾紛案件,在不傷原被告和氣的情況下,不僅減輕了雙方訴累,而且有效維護了雙方間的合作關系。
2016年8月,原告羅某為被告鄧州市某牧業實驗園提供青儲收割服務,雙方約定收割完成后,被告應支付原告勞務費共計74680元,但因被告當時資金困難不能及時支付,只出具一張欠條,承諾一個月后還款,但一晃幾年過去,被告并未履諾。2021年8月,因擔心欠條超過訴訟期限,原被告變更了欠條日期,本以為被告能夠按時還款,但直到2022年12月,被告仍是久拖不付,無奈,原告羅某將其訴至法院。
調解員趙宏偉接到案件后,先是與原被告雙方進行電話溝通,全面充分了解案情。在與被告溝通的過程中,了解到其并非故意拖欠,而是因前些年一些決策失誤,導致企業資金緊張,經營困難。原告雖對被告的難處表示理解,但這筆款項確實拖欠太久,自己目前也存在很大的經濟壓力,這才到法院起訴。考慮到原被告以后仍有業務往來的可能,調解員在調解時也有意引導雙方借此機會修復關系,為今后繼續合作留后路,在雙方態度都有所緩和時,趁熱打鐵將雙方叫到一起當面解決。經過調解員的一番釋法析理、耐心勸導,被告提出愿意分期付款,但是原告表示這筆款項拖欠六年之久,現又臨近年關,實在不愿意再等。
眼見“面對面”調解陷入僵局,調解員適時調整思路,改用“背靠背”方式,單獨做被告工作,從情理和法理的角度細致分析,告知其若繼續拖欠可能陷入訴訟,會給企業帶來負面影響,更不利于以后的發展;同時引導被告換位思考,體諒被拖欠勞務費的原告的焦急心情。最終被告表示近期有筆款項到賬,再從別的地方湊一點,將會一次性支付給原告。12月28日,被告終于湊齊資金履行了承諾,這才出現了開頭一幕。至此,這起涉企勞務合同糾紛案件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
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下一步,鄧州法院將繼續狠抓訴前調解工作,通過多樣化、個性化、多層次的司法服務,高效、優質、快速辦結涉企糾紛,綜合保障各方合法權益,切實發揮人民法院服務保障優化營商環境的司法職能,為轄區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司法服務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