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制圖/楊芳芳 |
河南商報記者 宋曉珊
有人說,健康是人生大寫的“1”,位子、票子、房子、車子、孩子等都是“1”后面的“0”,如果前面的“1”沒有了,后面的“0”再多,還有實際意義嗎?
對一個人來說如此,對一座城市更是這樣。
【案例】
中牟有個“健康村”
率先實現垃圾分類
作為“健康中國2030”的試點城市之一,一場構建城市健康細胞工程的工作已經在鄭州各個角落悄然鋪開。
12月18日,鄭州市健康村鎮建設工作推進會上,中牟十里鋪村的村支部書記張小彬作為先進典型,描述了他們村的健康生活,“我們村地上就沒有煙頭。如果有,那肯定是外面的人扔的。”
為啥呢?因為普通村民扔一個煙頭要罰50元,黨員罰100元,領導干部罰200元。這樣的監督無處不在,拿個手機一拍就是證據。
除了干凈,十里鋪村另一個牛氣的地方是建了一個“大花園”,有八九十畝。“春天櫻花、秋天菊花,到了最冷的天還有臘梅綻放。”
這里還藏著五六百個日光溫室,草莓、蔬菜等被摘下來后就地檢測、掃描,然后就進入銷售渠道了。
鄭州市愛衛辦主任司同義補充說,十里鋪做得更好的是垃圾分類,簡單將垃圾分為可制作飼料的(餐廚垃圾等)和不能制作飼料的。
之后,將能做飼料的加工成顆粒飼料,不能做飼料的再進行簡單分類,最終僅有20%的垃圾被填埋。
【詳解】
“健康”這個關鍵詞
要深入鄭州方方面面
司同義介紹說,健康城市說了很久,真正啟動是從2016年11月份開始的。
今年以來,鄭州陸續發布了《鄭州市開展健康城市健康村鎮建設工作方案》《鄭州市開展建設健康細胞工程試點工作方案》等。“健康”將作為鄭州發展關鍵詞,被植入城市的每個細胞,比如健康家庭、健康單位、健康賓館、健康市場等。
很多人一聽這個都有點兒蒙,“健康城市”到底是干嗎的?做這個工作有什么好處?司同義覺得一個最簡單的解釋就是,健康城市就是“補短板”。
更官方一些的描述是,健康城市是衛生城市的升級版,衛生城市是基礎,健康城市是提升。而健康城市建設的終極目的就是提高人們的身心健康水平,讓生活其中的人身心愉快。就拿十里鋪村來說,這個工作聽起來很寬泛,其實就是做好一項“美麗鄉村”工作,生活在其中的人自然就健康起來了。
【點睛】
鄭州建設國家中心城市
健康城市建設是基礎
建設健康城市、健康村鎮對鄭州來說意味著什么?
鄭州市副市長劉東說,建設國家中心城市是鄭州市當前最大的歷史機遇、最大的使命擔當。而健康城市、健康村鎮建設就是全面推進鄭州市國家中心城市建設的基礎。
她說,鄭州這些年發展很快,在某些領域實現了跨越,但是不可否認我們的基礎很差,因此相關工作的開展很有必要。
對照《“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提出的13項主要指標,鄭州市現有指標與其有很大的差距,如居民健康素養水平目前為14%,要完成目標為21%;城市空氣質量和優良天數2016年159天,要完成目標為228天,差距69天。
此外,與全國38個健康城市的試點相比,鄭州工作開展較晚。其中,杭州市在2008年開始了這項工作,蘇州市在2001年就被全國愛衛辦列為健康城市試點,包括威海市、宜春市、廈門市等起步都比我們早得多。
盡管鄭州起步晚,但在健康城市建設工作中還是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比如新鄭,投入250萬元,向全市6萬余戶家庭贈送健康生活用品“五件套”(《新鄭市市民健康生活讀本》、控油壺、限鹽罐、體重指數(BMI)計算尺和圍裙)。
【對話】
健康城市標準“無止境”
首先從補“短板”開始
河南商報:創建健康城市與之前創建國家衛生城市有什么不同?
司同義:鄭州十年磨一劍,成功創建國家衛生城市,之后還要三年一復審。健康城市創建與它有相同之處,但更多的是不同。
比如,從考核標準上來說就不同。國家衛生城市標準有8大類,40條考核內容,184個子項標準;健康城市6大類,基本指標15條,具體指標44條,明年有可能擴展到53條。
此外,國家衛生城市創建實行達標制,滿分1000分,要達750分以上;健康城市創建,則是考核“增長幅度”。比如今年開展健康工作之后,人口期望壽命鄭州增加1%,而別的城市增加0.9%,那就說明鄭州做得更好。
考核方式也有不同,國家衛生城市創建由專家到現場實地考察進行考評;健康城市則是聘請第三方機構進行考核。
建設國家衛生城市需要全面達標;而健康城市就是補短板,44個具體指標,哪一項對城市影響最大,就開始補這個“短板”。打個比方,假如空氣質量是鄭州最大的“短板”,我們就下大力氣把這個“短板”補齊,然后再去評價新的“短板”在哪里,再解決,循環往復,永無止境。
換言之,健康城市創建就是跟自己死磕,畢竟到現在全世界也沒有一個城市說自己建成了健康城市,只要存在短板,就需要繼續努力。
2018年鄭州中心城區
每平方公里配置5個公廁
河南商報:2018年,鄭州對健康城市工作有著怎樣的打算?
司同義:為促進健康城市工作開展,鄭州市成立了健促委、健促辦。其中,健促委主任由鄭州市委副書記、市長程志明擔任。鄭州市已邀請復旦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進行規劃,目前初稿已經做好,還需要專家論證。除了鄭州市有規劃,也要求各縣(市、區)根據本地情況抓緊做好規劃。
關于健康細胞工程如何建設,我們發了十個方面的條件,希望各縣(市、區)按照要求去做,同時做好宣傳讓更多人知曉。
2018年,鄭州健康城市創建將結合垃圾分類、公廁建設、老舊小區改造三項重點工作開展。
以公廁建設來說,明年,鄭州中心城區范圍內,計劃按照每平方公里5座進行建設。
鄭州健康城市工作“6+X”模式
“6”是規定動作:
1.建立黨委政府領導工作機制,把健康城市健康村鎮建設納入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真正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
2.制定健康城市發展規劃,以問題為導向,研究編制本地區健康城市健康村鎮發展規劃。
3.推進一批重點建設項目,明確重點任務和工作進度,確保規劃落地見效。
4.開展健康“細胞”建設,構筑健康中國的微觀基礎。
5.建立全民健康管理體系,針對健康人群、高危人群和疾病人群等不同人群,開展有針對性的健康干預,要深入推進中醫藥治“未病”健康工程,推動中醫藥健康養生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6.組織開展建設效果評價工作,制定評價指標體系,定期開展第三方評價,推動健康城市建設持續改進、良性發展。
“X”是自選動作:
指推進特色建設,鼓勵各地因地制宜搞好自選動作,打造一批富有特色、群眾認可、美麗宜居的健康城市和健康村鎮。
人物名片
司同義
鄭州市愛衛辦主任、鄭州市建促辦主任、鄭州市“健康城市”工作主要負責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