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火如荼地賽事實際上是該區“小浪底”品牌產業化發展賦能鄉村運營的一個縮影。
“鄉村振興,排在首位的是產業振興,產業要想振興,打造具有當地特色和競爭力的品牌,是繞不過去的門檻。”孟津區鄉村振興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說。
如何結合自身優勢探索鄉村運營新路,讓“產業化”助力鄉村振興?在此方面,孟津區小浪底鎮先行一步。
小浪底鎮緊鄰黃河小浪底風景區,下轄27個行政村、1個社區,區位優勢明顯。近些年,小浪底鎮邀請鄭州大學企業研究中心,在對小浪底產業發展狀況進行深入調研的基礎上,提出了“品牌文化—品牌公司—品牌產品”三級規劃戰略。
“如何講好黃河故事?”圍繞市委、市政府關于“加快黃河流域非遺保護展示中心建設,推進小浪底國家‘特色文化游’試點的契機,該區著力講好以小浪底水利樞紐工程為載體輻射黃河上下游的黃河故事、黃河文化,同時謀劃承辦世界地質大會、世界著名河流市長論壇,舉辦中國小浪底輪滑文化節、全國全省農民籃球賽等文體賽事節慶活動。“將各項文化賽事活動與招商、引資、洽談等融合,文化搭臺、產業唱戲才是我們的主旋律。”孟津區鄉村振興局相關負責人說。
近年來,洛陽周邊居民都知道小浪底黃河鯉魚好吃,把“好魚”變“名魚”,“名魚”賣“優價”,成了小浪底品牌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依據小浪底鎮特色,孟津區著力做好本地品牌產業的孵化。建立地理標志產品標準,實施“一村一品”戰略。引進龍頭公司以“聯村共建,共創五星支部”的模式,打造石榴、艾草、花椒、黃河鯉魚等“小浪底”品牌特色農產品,形成一、二、三產融合發展。截至目前已注冊持有“小浪底”商標共37大類,287小類。
據介紹 ,目前該鎮現在正在積極爭取酒水、飲料等剩余幾類的商標權。與原陽糧滿倉農產品有限公司合作開發“小浪底”牌“黃金晴”大米,與鄭州、平頂山、三門峽等地合作開發“小浪底”牌杏李、酥梨、富硒蘋果等優質水果。多個生態種養、文旅研學等產業化項目正積極與“小浪底”品牌進行合作對接。為更好地開展品牌運營,小浪底品牌運營中心、小浪底特色農產品集散中心正在如火如荼建設中。
今年2月,小浪底鎮面向社會公開征集“小浪底躍龍門”LOGO設計作品,共收到來自全國各地的設計作品172份,最終評選出一、二、三等獎,更有力地助推了文化品牌的打造。
品牌強,則產業旺;產業旺,則鄉村興。“只有樹好品牌,通過品牌助力產業發展,釋放品牌紅利、讓群眾從中受益,才能帶動眾多區域品牌和企業品牌提升價值空間,為鄉村運營注入新動能。”孟津區相關負責人表示。
(張傲 朱曉玲 崔夢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