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洛陽國際牡丹園開展航天育種的第12個年頭。2011年,洛陽市花木公司暨國際牡丹園實施了洛陽牡丹、芍藥種子搭載神舟八號開展航天育種的科研行動。
目前,該項科研已獲得十分珍貴的太空牡丹苗、太空芍藥苗共30余株。在2016年首次7株鳳丹類型太空牡丹開花后,目前已有丹鳳類型、紅花類型和粉花類型太空牡丹開花。
頂端新聞·河南商報記者在現場看到,今年已經開花的有紅花類型和丹鳳類型太空牡丹。其中,一株紅色類型太空牡丹上開出了6朵花,還有兩個尚未綻放的花苞。
據了解,這株紅色類型的太空牡丹,是“芳紀”牡丹與“明星”牡丹品種的雜交組合。與“父母本”牡丹品種相比,這株紅色類型太空牡丹在株型大小、花型上沒有發生多大變化,但開花的時間要早得多。
洛陽國際牡丹園董事長劉少丹介紹,由于邙山上獨特的小氣候,像這株太空牡丹的“父母本”牡丹,開花時間一般是在每年的4月12日左右,但今年4月2日就開了,提前了10天。
“我們還發現這株紅色類型太空牡丹的花瓣與它的‘父母本’牡丹相比,花瓣邊緣也發生了一些奇特變化,呈現出白色、綠色的錦邊。”劉少丹說。
據了解,發生變化的還不止紅色牡丹。在這株紅色類型太空牡丹東側,多株丹鳳類型太空牡丹盛放。
“與往年相比,丹鳳類型太空牡丹今年開出的花朵顏色要稍微偏粉色。”劉少丹說,這種變化究竟是受太空輻射影響發生的基因突變,還是因為氣候因素導致的變化,目前還不確定,尚待觀察研究。
另據了解,目前國際牡丹園共有約50個品種牡丹開放,主要分布在華夏園早花區和大溫室。盛開的牡丹品種有老君紫、藍月亮、香華紫夢、桃花飛雪、銀紅巧對、朱砂壘、珊瑚臺、二喬、粉中冠、小桃紅、鳳丹紫等;初開的牡丹品種有紅輝、紫羅漢、粉喬、魯粉、藏枝紅、玉板白、烏金耀輝等,園內還有海棠、櫻花爭奇斗艷。
(張傲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