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日,記者從省民政廳了解到,省民政廳、省財政廳近日聯(lián)合下文,再次提高我省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由年人均不低于3150元,變?yōu)槟耆司坏陀?210元,高于2017年我省扶貧標準(3208元),全面實現(xiàn)了低保標準和扶貧標準的“兩線合一”。
據(jù)悉,為扎實做好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兜底脫貧工作,我省加快推進農村低保制度與扶貧開發(fā)政策有效銜接,有序開展低保對象復核認定,及時將符合條件的建檔立卡貧困戶納入低保兜底范圍。經全省民政、扶貧部門聯(lián)合識別認定,2017年全省既是建檔立卡貧困戶又是農村低保家庭人員、特困人員的總數(shù)為171.8萬人,比2016年年底增加91.8萬人。去年全省共有40.6萬建檔立卡貧困戶新增納入農村低保、7.3萬建檔立卡貧困戶納入特困人員兜底保障范圍,全省農村低保、特困人員救助政策兜底作用日益凸顯。
近年來,我省持續(xù)提高城鄉(xiāng)低保補助標準,不斷提升困難群眾的獲得感。其中,去年全省農村低保對象月人均補助水平由132元提高到142元,惠及320萬農村低保對象。此次,隨著農村低保標準的調整,部分地區(qū)又根據(jù)地方財力狀況上調了補助水平。此外,我省去年也進一步提高了特困人員供養(yǎng)標準,定為不低于當?shù)氐捅藴实?.3倍,年人均提高595元,惠及全省50萬農村特困人員。
據(jù)介紹,省民政廳去年抽調173名工作人員,組成18個調研組,在全省范圍內開展了基層民政工作大走訪大調研活動,實地走訪民政服務機構3343家,走訪困難群眾2958戶,對民政惠民政策落實情況進行全面督查,確保貧困群眾得到及時救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