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力 結對共建連心橋
北冶鎮甘泉村為2016年國家住房建設部第四批中國傳統村落,有著上千年的制陶歷史,如今該村引資建設的甘泉古窯文化旅游項目一期工程已經初具規模。5月12日,北冶供電所黨員服務隊走進甘泉村,該村黨支部書記邱如營說:“供電所對村里的發展非常支持,在用電上我們非常放心。”
黨建引領踐初心,支持發展電力足。2021年起,北冶供電所和甘泉村黨支部開展聯創活動,黨員服務隊不定期走進村子、走進項目工地、走進群眾家中,對線路設施巡視消缺,開展安全用電宣傳,全力打造供電所優質服務名片。提起供電所的服務,洛陽市天青陶瓷制品有限公司總經理蔣小輝深有感觸,充足的電力保障、可靠的電力供應、優質的服務讓他的黑陶制作由傳統作坊變成了現代車間,由“火燒”變成了“電烤”。
北冶供電所把解決用電難題、服務發展作為支持甘泉村發展一項重要工作。根據村子的現有規模和后期規劃,供電所按照“因地制宜、適度超前”的原則,想辦法、找舉措,不斷解決村子用電卡脖子問題。為杜絕在服務中的微腐敗行為,供電所充分利用周例會、班前會等加強全員思想教育和廉潔教育,廉潔文化樓號標語做到上墻隨處可見,隨時都能警示警醒,隨時念好廉潔從業經,堅決不做違規違紀之事。
曾經溝深坡陡、崎嶇難行,只能靠制陶賣陶為生的甘泉村,如今已成為豫西聞名的陶器制作村和旅游村,每逢周末和節假日,游客接踵而來。北冶供電所長仝健表示,將根據甘泉村的發展規劃,充分發揮支部聯創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為甘泉村長久發展提供可靠的電力服務。
【】電助力 荒山搖身變金山
“4年前,這片荒山白送都沒人要,種田田不長,種樹樹難活,看著都頭疼,自從通上電,荒山變青山”。5月18日,北冶鎮劉黃村的千畝冬桃種植基地,黨支部書記王聯合對前來檢查線路設施的北冶供電所所長仝建說。
五月的劉黃村,風景宜人、景色秀麗,千畝冬桃基地連片成林、錯落有致、郁郁蔥蔥。從荒山一片到如今的青翠滿山,秘訣何在?北冶鎮積極轉變發展思路、開展荒山治理和土地流轉,因地制宜發展冬桃種植,擔負著全鎮供電重任的北冶供電所在電力上給予鼎力支持。
村黨支部書記王聯合說,冬桃種植最大的問題是缺水,最初用柴油機和發電機抽水,笨重不好移,關鍵地勢高的地方壓力達不到,水量不穩定。北冶供電所多次深入基地,了解用電需求,量身定制供電方案,把電送上山解決了灌溉難的問題。隨著種植規模的擴大,供電所還主動對接基地,了解用電需求,在電力供應上給予足夠的幫助和支持,不定期開展線路設備隱患排查,進一步增強果農安全用電意識。
好電力打通了桃經濟。如今劉黃村千畝冬桃基地已成林掛果見效益。針對近年來基地開辟的觀光通道、舉辦的冬桃采摘活動,延伸出的鄉村游和農家賓館餐飲等項目,北冶供電所根據用電需求主動作為,采取得力舉措對線路進行改造升級,為冬桃產業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了堅強電力保障,以實際行動為鄉村發展增添活力。
【】電滿格 服務高速有溫度
濟新高速為河南省高速公路“13445”工程重點項目,也是新安縣致力打造山區鄉鎮經濟快速發展的又一條高速通道,政府高度重視,群眾熱切期待。
五一期間,北冶供電所員工放棄休息日,深入濟新高速項目新安段施工工地、了解進度、開展用電安全檢查、消除安全隱患,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全力以赴為濟新高速建設提供堅強供電支撐和優質高效服務。
大局面前見擔當。工程前期,北冶供電所嚴格按照公司部署,協同配合發建、調度、營銷、運維部門等成立工作專班,提前介入工程建設用電,科學規劃電力遷建方案,為工程開辟業擴報裝“綠色通道”,保障了高速項目建設用電,濟新高速項目部專程為新安縣供電公司送錦旗致謝意。
貼心當好電保姆。濟新高速施工范圍大、跨度長、與電力交叉點多,現場環境復雜,各類施工機械、車輛使用頻繁,極易對電網設備造成破壞。工程開工以來,北冶供電所對線下施工情況摸底調查,匯總風險隱患,制定詳細的防范措施。與施工方信息溝通機制,實時掌握工程進度,堅持對隱患點、危險源定期巡查,加強走訪、回訪,協助施工方做好隱患排查,確保項目建設全過程安全管控到位。
為支持濟新高速項目建設,新安縣供電公司北冶供電所還充分利用“網上國網”APP,對項目建設用電實行線上受理、線上答復,用優質高效的服務助推高速建設一路暢行、一路暢通。項目部協調負責人何玲平說:“在支持我們的工作上,供電所非常給力,服務上讓我們放一百個心。”
今日的北冶鎮,黃河岸邊、秀美風光、民宿旅游、特色餐飲等產業吸引了更多的人前來觀光游覽、投資發展。站在新時代的新舞臺,國網新安縣供電公司北冶供電所始終以服務發展為己任,不斷提升供電保障能力,全力打造強勁引擎,為北冶鎮的高質量提供堅強電力保障,為新安縣的發展譜寫新的篇章。
(張傲 陳杰 田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