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洛陽市——天津大學2023年科技成果轉化對接會暨河南省科技成果直通車系列活動舉行。來自天津大學的16名專家教授齊聚洛陽西工,現場發布一系列重大科研成果,成立天津大學洛陽成果轉化基地,并簽約了3個校企合作協議和6個校企合作項目。
本次活動由天津大學、河南省科學技術廳、洛陽市人民政府主辦,天津大學科學技術發展研究院、洛陽市科學技術局、西工區人民政府共同承辦,活動以“深化校地合作、推動成果轉化、建設創新高地”為主題,聚焦合成生物、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領域產業創新項目,搭建天津大學創新資源、創新成果與洛陽重點產業、科技型企業對接合作平臺,以科技創新賦能產業高質量發展。
近年來,河南省委、省政府把創新驅動、科教興省、人才強省戰略擺在“十大戰略”之首,打造了一大批高能級創性平臺,促進了一大批高水平科技成果轉化落地,2022年全省技術合同成交額突千億元大關。洛陽市做為全省科技創新工作的排頭兵,通過不斷拓展與天津大學等一流高校院所的合作,在重大項目建設、科技成果轉化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
天津大學歷史悠久、實力雄厚,教育質量和科研水平處于國內頂尖行列,攻克了一大批國家戰略需求和前沿核心技術,洛陽市西工區在推動產業升級工作中,積極深化與天津大學科研院、智算學部、化工學院等溝通合作。從今年4月份起,共組織線上線下對接活動10余場,對接企業需求近百項,在合成生物、人工智能、智能制造、化工材料等領域達成合作10余項。
此次科技成果轉化對接會現場,中國科學院院士、合成生物學前沿科學中心主任元英進發表了題為《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 推進合成生物前沿領域創新》主旨演講,闡述了當代合成生物前沿科學的應用前景。
天津大學科研院、化工學院、智算學部、材料學院等院系專家教授,圍繞洛陽“十大產業集群”發展實際需求,聚焦合成生物、無機非金屬材料、工業互聯網、精餾分離、機器人、材料與換熱器等“風口”產業領域,重點推介了“醫藥化學品合成生物學制造技術”“ 面向智能物聯網協作感知與計算”“機構創新與機器人系統設計研究”等多項重大創新成果。
天津大學所屬科研院、化工院、智算部及部分教授團隊分別于西工區政府、洛陽市科技局、洛陽華榮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等企業共簽訂校地合作協議3個,校企合作項目6個。
這些重大科技成果的發布以及合作協議簽訂,將推動洛陽市校地合作、校企合作,助力本地企業引進落地更多天津大學的科技成果資源和優秀人才團隊,推動洛陽市產業創新和轉型升級。
現場還舉行了“天津大學洛陽成果轉化基地”揭牌儀式。作為天津大學技術、成果、智力在洛轉移轉化、產業化落地和對接交流的統一輸出口,該基地將以西工區為核心輻射至洛陽全域,圍繞洛陽在優勢主導產業和風口產業方面的核心需求和關鍵環節,針對產業鏈上下游企業開展全鏈條服務,助力科技成果產業化。
會上,洛陽市科技局、西工區人民政府還聯合聘請天津大學趙廣榮、季惠明、周曉波、高鑫、宋智斌、劉爭、劉忠正等7名專家教授為特聘專家。專家教授們將聚焦合成生物、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領域,為洛陽提供戰略咨詢、科研指導和項目規劃論證等智力支持。
對接活動結束后,洛陽市還邀請了天津大學專家對該市部分企業進行實地考察,以開展進一步合作洽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