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有效應對汛期,確保河道行洪安全,日前,焦作高新區(示范區)文昌街道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總原則,密切關注轄區內雨情、水情、汛情發展變化,并有針對性地對轄區內防汛工作作出部署安排。
準備工作“清單化”。該街道堅持問題導向,加強易澇點、低洼地段、沿河兩岸等重點防范區域隱患排查,建立隱患排查清單、問題整改清單,實現逐一銷號,做到排查一個、登記一個、整改一個。對轄區內的李屯、孫村、楊樓、馬莊等村涉及的河道隱患以及啟閉機損壞、防汛物資不足等問題,迅速開展問題整改,以最快的行動補齊短板。與此同時,該街道堅持“寧可備而不用,不可用時無備”的底線思維,建立防汛救災物資清單,及時做好防汛救災物資更新準備。目前,該街道備用應急救援鏟車19輛、挖掘機13輛、輕型自卸六輪3輛、吊車1輛。各村防汛物資、土牛、機械等均已配備到位。
工作部署“精細化”。提高科學研判水平,完善應急預案,強化物資儲備以及大型機械準備,做好應急值守和信息報送,將“數字智能”賦能到基層治理當中,完善對講機調度機制,確保各類防汛信息第一時間傳遞到位、落實到位。該街道堅持“分級管理、分級負責”的原則,嚴格落實領導帶班制度和24小時值班值守巡查制度,從早、從嚴、從實做好各項工作。并建立風險地圖與村小組應急預案,讓“遇事該找誰”、“工作怎樣干”、“轉移往哪送”等防汛轉移安置工作動作模式一目了然。除此之外,該街道還加強群眾應急避險演練,組織開展防汛應急演練,提高轄區群眾安全意識。
責任分工“清晰化”。該街道采取“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片、小組長包戶”的工作模式,動態掌握人員情況,特別是強化特殊人群管理,實現一旦接到轉移指令,立即轉移到位。并根據工作實際與人員變動最新情況,及時調整相關責任人員,建立健全各級責任人聯系方式臺賬。同時,該街道成立聯合督導小組,對防汛工作開展情況進行督查通報,按照“誰來叫、叫應誰”的要求,落實健全叫應機制,進一步壓實防汛責任,層層傳導壓力,以更高標準、更嚴要求、更實措施做好防汛各項工作,切實解決預警信息“最后一公里”落地問題。
下一步,該街道將持續全面加強河道巡查和雨情監測,及時發現和消除河道安全隱患,以更加務實的作風、有效的執行,強化責任落實,完善防范措施,筑牢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堅固防線不動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