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①新能源汽車讓生活更精彩 |
![]() |
②車主可使用手機查看充電進度 |
![]() |
③人們的出行更便捷
|
本報記者胡春娜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開汽車成為平常的出行方式,它既為我們的出行節約了時間,也給我們提供了舒適的出行體驗。
除了人們熟悉的汽、柴油作動力的汽車,近年來,純電、油電混合型新能源汽車悄然興起,進軍市場,并為欲購置者帶來諸多利好,如免購置稅、不限行、不搖號、專享綠色牌照等一系列舉措逐步贏得消費者青睞。新年假期里,鄭州的李女士就開著新買的電動汽車約朋友一起去逛商場、看電影,感覺很好。
新能源汽車時代的到來,不僅讓我們的出行有了新選擇,還會讓天更藍、水更碧,生活更精彩。
市場火爆
歲末年初,為了讓藍天白云多起來,我省多地實施了機動車限行措施,讓不受限行約束的新能源汽車市場進入了旺季。
新年伊始,國家四部委聯合發布“關于免征新能源汽車車輛購置稅的公告”,決定自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對符合要求的新能源汽車免征購置稅。消息一出,意味著新能源汽車市場會更加火爆。
1月3日,家住鄭州市普羅旺世社區的韓先生就和朋友一起到天榮汽配城的一家店里選購電動汽車。“朋友圈都在轉發新能源汽車的優惠政策,我又上網查詢了一下,相中了幾款車型,今天剛好朋友也想來看看,就一起來選購。”韓先生說,自從鄭州市實施機動車限行措施后,孩子上學、老人看病有點不方便,聽說新能源汽車省油又省錢,環保又便捷,就想買一款供家庭使用。
他們在銷售經理李龍輝的介紹下,看中了一款奇瑞小螞蟻的新能源汽車,從續航里程到空間布局都很符合韓先生的要求,遺憾的是缺貨。
李龍輝說:“從去年開始,大家逐漸接受了新能源汽車,銷售也變得火爆起來。每天來選購、咨詢的消費者多達上百人,一些經濟實惠的車型很快就斷貨了。”目前,他們正在聯系廠家抓緊配貨。
隨著人們環保理念的逐漸增強,越來越多的人選擇新能源汽車作為出行工具。它不僅可以有效減少尾氣排放,減輕空氣污染,還可以享受不限號、不限行、國家補貼等優惠政策,既經濟又低碳。
海馬汽車扎根中原后,為了搶抓新能源汽車的機遇,早在2006年就開始投入純電動汽車及其關鍵技術研發與產業化推進。2017年,海馬汽車推出了第一款面向民用市場的純電動汽車,并開始量產,這也是河南新能源汽車的“第一轎”。
海馬集團品牌管理部部長趙媛介紹,國家對新能源汽車的各項優惠政策,讓老百姓得了實惠,也是銷售量增大的一個重要原因。與2016年的銷售目標相比,2017年海馬新能源汽車的銷量翻了6倍,提前完成了2017年度銷售任務,呈現很好的發展態勢。
綠色生活
在鄭州市熙地港的地下一層停車場,有近10個車位與別的車位不同。走近一看,每個車位都是綠色的,并配有一個充電插頭,類似燃油汽車的油槍,旁邊還附有二維碼。
王女士舉起手機,掃了一下二維碼,然后用充電插頭為電動汽車充電。她住在附近的一個小區,經常晚上把車停在這里充電,早上把車開走。“非常方便,而且停車位也多,不用擔心沒充電樁的問題。”她開心地說,買車前也考慮過買燃油汽車,畢竟可選擇的品牌和類型很多,但后來考慮到不限行、有補貼等因素,就選擇了新能源汽車。
據停車場的管理人員介紹,這家商場共有三層停車場,每層都有電動汽車停車位,近50個,刷上綠色,代表環保,也容易識別。“我們有這么多的充電停車位,是希望更多的人選擇電動汽車,這樣我們的藍天會更多。”
的確,只要人們心中有簡樸、低碳的生活觀念,并使之成為一種日常的生活習慣,“綠色生活”就在我們的身邊。
如果想嘗試使用電動汽車,除了購買,還有一種方式可行——租賃。
隨著新能源汽車的火爆銷售,一些研發企業也在想方設法占據更大的市場份額。海馬汽車是我省新能源汽車技術研發的領頭羊,不但生產銷售新能源汽車,而且與幾個租賃平臺合作,將部分產品投入分時租賃。
市民李路一直覺得新能源汽車是個神秘的存在,尤其擔心充電問題。后來嘗試租了一輛海馬愛尚EV,還特意找了個充電樁試了試,操作很簡單。“我從鄭州東站開到鄭州大學28公里,才用了15%的電,不錯喲!我們的自主品牌真的很牛氣!”說完,還伸出了大拇指。
物聯網技術與新能源汽車有機相連,在滿足城市綠色可持續發展理念的同時,也滿足了城市多樣化的出行需求,成為城市公共交通系統的良好補充。李路說:“遇到天氣狀況不太好,打不到出租車的時候,我認為可以選擇共享汽車。這樣的租賃模式便捷又省心,個人只要持有駕照,無需再交保險費、保養費,就能每天用車,太方便了。”
從最初的共享單車,到后來的共享雨傘、充電寶、膠囊旅館,再到如今的共享汽車,人們只要掃一掃二維碼就能使用。共享經濟,讓生活更便捷,讓環境更美好。
時代潮流
自1885年卡爾·本茨研制出世界上第一輛汽車,至今已有133年的歷史了。汽車改變了人們的出行方式和生活,加速了人類社會的現代化進程。
城市里,最初是公共汽車,然后有自行車,再后來生活水平提高了,私家車開始滿街跑,以至于堵車成了“城市病”。
我國汽車市場已經成為全球第一大市場,其快速增長的背后,一方面是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內力需求,另一方面則是汽車產業變革的外力推動。
新能源汽車的出現,不僅實現零排放零污染,為人們提供安靜舒適、綠色環保的出行,同時也降低了出行費用。對城市而言,大規模推廣電動汽車,會使城市擁有更多的藍天,更清新的空氣。
數據顯示,2016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生產51.7萬輛,銷售50.7萬輛,同比分別增長51.7%和53%。2017年1月至11月,我國新能源汽車生產與銷售達63.9萬輛和60.9萬輛,分別占據世界新能源汽車產銷量的半壁江山。
趙媛說:“這就是汽車產業未來的發展方向。”
隨著新能源汽車的風靡,一些汽車企業巨頭也加快了研發新產品的步伐,在增加汽車款式、爭取更長的續航里程、完善電動汽車的充電設施建設等方面,也是鉚足了勁。
2016年,為了加快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促進電動汽車的推廣應用,我省制定了《河南省“十三五”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專項規劃》和《河南省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運營管理暫行辦法》。2017年5月,鄭州市也印發了《鄭州市加快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實施方案(2017—2020年)》,到2020年,鄭州市要規劃建設239個公共快速充電站,51300個交流充電樁,服務約10萬輛電動汽車的充電需求。
當物質生活達到一定的水平,或許人們開始思考如何安排自己的衣食住行,或許大家需要的不再是“大而寬”的面子,而是“小而精”的生活。還是把藍天還給城市,把愜意還給街道吧。新能源汽車或許能幫助我們實現這個愿望。???2
溫馨提示
綠色出行的N種方式
如果按每人每天平均消耗1.5度電、0.3噸水、開車上下班總路程30公里、百公里油耗9升計算,二氧化碳排放量約等于4.5千克,一年是1642.5千克。但如果一個人采用公交、自行車或步行的出行方式,那么一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就降低為633.5千克。選擇更“輕”的綠色方式出行,節能環保告別霧霾,何樂不為?
◎“BMW”混搭出行
“BMW”是指各種交通工具混搭的一種出行方式。一般先搭公交車(BUS)出發,然后轉乘地鐵(METRO),接著走路(WALK)。公車—地鐵—走路,B—M—W。
◎放棄開車邁開腿
現代都市生活節奏越來越快,很多人終日端坐在辦公桌前,很想通過鍛煉身體來緩解自己的工作壓力。于是,一些人開始利用上下班時間,不擠公交,不騎車,通過走路達到鍛煉身體的目的。
◎用新能源車代步
新能源車采用動力電池組及電機驅動動力,運作時不會產生廢氣,不排放污染尾氣,對環境保護和空氣潔凈十分有益。
◎順路拼車經濟出行
拼車是目前被公認的較為綠色環保的出行方式,上下班順路拼個車,既經濟又低碳,還能認識新朋友。???6
他山石
伴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多數人的生活方式也隨之改變。然而一些人在日常生活中追求奢侈包裝、豪華裝修、大排量汽車等“大”“奢”非“綠色”的生活方式,致使煤、油、電、水、地等資源緊張,同時造成資源的嚴重浪費和生活污染的大量排放,由此導致的環境問題也日益凸顯。
這是世界難題。為了解決這個難題,一些國家從污染源之一的燃油汽車“開刀”:
美國加州2030年禁止傳統燃油車上市銷售;
荷蘭2025年全面禁止銷售汽油車和柴油車,從而確保大街上跑的都是新能源汽車;
德國在2030年后只允許零排放汽車上路;
印度計劃在2030年禁售燃油汽車,并且至2020年每年計劃銷售600萬至700萬輛電動汽車;
英國宣布,于2040年起全面禁售汽油和柴油汽車,屆時市面上只允許電動汽車等環保車輛銷售。
(河南日報 綜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