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6日9點50分,河南省氣象臺發(fā)布了暴雪藍色預警:預計未來12小時,部分地區(qū)降雪量將達4毫米以上,局部可達8到10毫米。這條消息當真是引爆網絡。
爆點有倆:一是作為上場雪的“續(xù)篇”,這場雪“暴”得有點超預期;二是網友吐槽、“噴”聲一片——10毫米的雪才1厘米厚,還好意思算得上“暴雪”,小編寫錯長度單位了吧?
河南商報記者請教氣象專家,送上標準答案。
“積雪深度”和“降雪量”有啥區(qū)別
“積雪深度”和“降雪量”是兩種不同的測量降雪大小的方法。
降雪量:氣象學把從天上云里降下來的雨水(液體)和雪、冰雹(固體)都稱為降水,降水的多少叫降水量。對雪來說,也可稱為降雪量。降水量的單位是毫米(水深)。它是按從天空降下的雨或雪、雹等融化后未經蒸發(fā)、滲透、流失而積聚在地面上的深淺來計算的。
如果是雪等固體降水,要先把它們融化成水后再量降水量。在實際操作中也會用稱量的方法,最終達到的結果是一樣的。
積雪深度:單位為厘米。降雪量并非積雪本身的厚度,積雪深度是通過測量氣象觀測場上未融化的積雪得到的,取的是從積雪面到地面的垂直深度,以厘米為單位,是一個可以隨著積雪的加深不斷累積變化的數值。
10毫米降雪量能帶來多深的雪
降雪量與積雪厚度可按照1∶15的比例換算,比如降雪量為1毫米,那么積雪厚度可能達到15毫米。
也就是說,10毫米降雪量,預計能達到15厘米的積雪深度。
但是這個比例并不固定,而是隨著雪的干濕程度有所變化,如果雪花松軟、濕度小,就容易形成較厚的積雪。
降雪量10毫米算得上暴雪嗎
小雪:12小時內降雪量小于1毫米或24小時內降雪量小于2.5毫米的降雪過程。
中雪:12小時內降雪量1~3毫米或24小時內降雪量2.5~5.0毫米或積雪深度達3厘米的降雪過程。
大雪:12小時內降雪量3~6毫米或24小時內降雪量5~10毫米或積雪深度達5厘米的降雪過程。
暴雪:12小時內降雪量大于6毫米或24小時內降雪量大于10毫米或積雪深度達8厘米的降雪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