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走進鄧州市趙集鎮西嶺社區,只見社區內二層小樓格式統一,排列整齊,筆直的道路干凈整潔,路邊鮮花怒放,風景如畫。最惹人矚目的是路邊60余個果蔬大棚,種植的草莓、香瓜、西瓜、西紅柿等果蔬遠近聞名,不愁銷路,著實是西嶺社區群眾的“金搖籃”、“錢袋子”。
趙集鎮西嶺社區位于鎮區西邊1公里,是一個僅有100余戶400余人的南水北調移民社區。2011年,西嶺社區黨支部書記徐文奇響應政府號召,帶領100余戶群眾搬遷到趙集鎮西嶺社區,隨后他一直在琢磨發展什么產業帶領群眾致富。趙集鎮政府也高度重視移民群眾的安居樂業工程,經過外出考察學習、邀請農業專家實地走訪,最終決定發展溫室果蔬大棚。徐文奇積極與上級農技專家對接,學習專業技術,引進優質西瓜、香瓜和蔬菜品種,從兩個蔬菜大棚開始干起,一路探索,不斷改進,當年每個蔬菜大棚凈收益達到1萬余元,收益可觀。
徐文奇手把手地把果蔬大棚技術傳授給同村群眾,并鼓勵他們發展多樣化、現代化果蔬品種。2023年西嶺社區的冬季溫室草莓種植非常成功,春節前后方圓數十里的群眾都紛紛到西嶺社區采摘草莓,小小草莓給西嶺社區群眾帶來數十萬元的收益。
夏季已至,西嶺社區的西瓜、香瓜、西紅柿等果蔬又進入成熟期,徐文奇忙著幫群眾安排棚間管理、趣味采摘、擴大銷路……他真真切切把群眾的事當成自己事,他說,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和人大代表,一人致富不算啥,共同致富才是王道!
西嶺社區的果蔬大棚只是趙集鎮特色農產品種植的一個縮影。冀寨的黑布林、東孔村的香梨、橋灣的鮮桃、竹李的火龍果...各種品種的瓜果在這盛夏粉墨登場,憑借它們那鮮甜可口的口感抓住人們的心,也給種植戶帶來了極大的經濟效益。
趙集鎮始終堅持以“五星”支部“產業興旺星”的創建為抓手,大力促進農業高質量發展。通過實施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建設,突出特色培育全產業鏈,推動農業特色優勢產業提質增效,促使果蔬種植現代化發展再上新臺階。2023年,趙集鎮共打造標準果蔬大棚110余個,香梨、黑布林等優質果蔬5000余畝;下一步將建設農產品倉儲冷鏈集群項目提上日程,不斷提高農業產業質量效益和市場競爭力。
一花獨放不是春,群花齊綻春滿園。以西嶺社區果蔬大棚為代表的致富增收典型,越來越多的群眾加入到特色農產品種植這一行業里來。趙集鎮將堅持“強龍頭、補鏈條、聚集群”,推動優勢特色產業集聚、規模擴大、效益倍增,以產業轉型升級促進鄉村發展,全力推進農業強鎮建設,為建設高質量幸福新趙集做出新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