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月27日,農歷正月初五,徐二莉經親戚介紹來到河南知名餐飲品牌阿五,如今10年過去了。
用她自己的話說,來阿五之前,她是個普通的家庭主婦。在老家照顧孩子,做做家務,每天素面朝天,家里對外的一應事務都由公婆、老公打理。“原來性格特別內向,來家里串門的親戚、隔壁的鄰居,都不會主動跟人打招呼。”

2012年
入職阿五之前

2023年
入職阿五10周年
現在,她每天妝容精致,滿面笑容,與供應商溝通協作,是門店名副其實的“大管家”,是同事們心中刀子嘴、豆腐心的貼心“二姐”,也是孩子心目中“開明、有見識”的媽媽。

每天早上八點,供應商陸陸續續把門店前一天下單的食材、原料送到阿五英協路店,身為倉管的徐二莉便開始了自己一天的忙碌。稱重、驗貨、入庫……她說:“驗貨不僅是計數,更重要的是監督質量。”

原料的新鮮程度、規格、數量……都必須符合阿五的標準,才會接收。一旦遇到不符合標準的,立即退回。“不論任何人,必須堅持我們的原則。”
一次徐二莉驗收鮑魚、甲魚,發現一位合作多年的供養商送來的食材質量不達標,她當即就“黑”下了臉,拒絕驗收,并再次重申驗貨標準。

徐二莉在店里“愛操心”是出了名的。門店各種設施設備、原料、物料,她都格外關注。一個紙箱沒有收好,她都要管一管。
她工作間的一應物品總是分門別類,標識清晰,擺放得整整齊齊。伙伴來領物料,她每次都認真地核對領料單,還總忍不住要叮囑幾句,節約使用。

有些需提前一天下單的原料,她也總是不厭其煩地提醒。然而,有些粗心的小伙伴,等到第二天備餐時才發現原料漏下單了,徐二莉立刻聯系合作伙伴或者阿五其他兄弟門店調貨,“無論如何,都要保證門店正常經營”,她說。
到了營業高峰期,她就去前廳幫忙傳菜、上菜;結賬的顧客多了,她在前臺幫忙收銀;后廚忙不過來,她又去廚房幫忙洗碗……店里哪里最忙、哪里缺人,哪里就能看到她的身影。

“無論在哪個崗位,都要有責任心,要愛這個企業,把這個企業當成自己的家。”她是這樣說的,更是這樣做的。
2015年一個下著大雨的傍晚,徐二莉送一位新來的伙伴回員工宿舍,忽然看到路邊有一個剛上市不久的蘋果手機。“這么貴的手機剛買就丟了,主人一定很著急。”徐二莉心想。
她撿起手機,先把新員工送回宿舍,就開始在原地等主人來電。
不一會兒,失主果然打來電話,原來是一位女士不小心掉的。核對了手機信息后,徐二莉把手機還給了失主,對方非常感激,一定要對她表示感謝。徐二莉不肯接受,但看對方態度堅決,就開玩笑說:“您要是真想感謝我,就多來我們阿五吃飯吧!”
“如果不是在阿五,我可能不會等在那里把手機歸還失主,正是因為有阿五的企業文化在,我才會這樣去做。”徐二莉說。


工作上嚴肅認真,生活中,她又變成了伙伴心中的“貼心二姐。”
2021年,徐二莉當選阿五工會的女工委員,同時,她還是門店工會小組長。

每個月,她都會為門店的伙伴組織一次員工生日會,還偷偷地給他們準備暖心的“禮物”。趕上節假日,她提前幾天就開始為員工準備“驚喜”和“福利”。

此外,她還帶領新入職的“小姑娘”一起學習化妝,讓大家一起變美、變自信……工作中遇到困難,或生活上有什么煩心事兒,大家總會去找“二姐”幫忙……
“門店這些一線伙伴跟我家的大女兒一般大,看到他們就跟看到我家孩子差不多。”徐二莉說。
疫情期間,門店伙伴都被封控在宿舍,不能外出。徐二莉就和門店值班的伙伴一起,每天為他們送飯。疫情最嚴重的時候,小區封了、員工宿舍所在的單元門也被封了,她又和店長一起從市場買來了雞蛋、牛奶、速凍水餃、消毒酒精等等,隔著窗戶給大家送進去,傳遞著“娘家人”的溫暖。
她所在的門店多次評選為“年度優秀工會小組”,她也因此多次被公司獎勵免費帶薪國內外旅游,廈門、江南、北京……徐二莉也看到了更大的世界。


來阿五之前,徐二莉曾在棉紡廠做了幾年紡紗工,沒有任何餐飲經驗,更沒有操作過電腦。
如今她不僅能熟練操作各種辦公軟件、后臺系統,還能在自己管理的專業領域提出自己想法和建議。原來的倉管系統不能對售賣的禮盒進行自動扣庫,跨店調撥操作起來特別麻煩,徐二莉就跟門店出納一起研究出來一個方法,推廣至各店,方便大家的倉管管理。

“原來在工廠上班,每天就像一個干活的機器,上班、下班,吃飯、睡覺,思想、精神上沒有任何提升。在這里,你不學習,企業會推著你學習,我很多方面都在慢慢學習、進步。”
就連徐二莉的孩子們也感受到媽媽的變化,他們說:“媽,你來阿五以后,我感覺你變了,變得有思想了。”每次徐二莉回老家,看到她的人總要感慨一句:“你怎么越來越年輕了。”
雖然只是一名普通的倉管,但在店長心里,徐二莉卻憑著一顆把簡簡單單的工作做到極致的心,積極為門店財、物保駕護航,更以真情架起了企業和員工之間的連心橋。
在阿五,成就更好的自己。
在倉管這個平凡而重要的崗位上,徐二莉腳踏實地,盡職盡責,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跡,也完成了自己的美麗蛻變。我們也祝愿她在這個平臺越來越好,不斷提升,有更多更大的收獲!
用她自己的話說,來阿五之前,她是個普通的家庭主婦。在老家照顧孩子,做做家務,每天素面朝天,家里對外的一應事務都由公婆、老公打理。“原來性格特別內向,來家里串門的親戚、隔壁的鄰居,都不會主動跟人打招呼。”

2012年
入職阿五之前

2023年
入職阿五10周年
現在,她每天妝容精致,滿面笑容,與供應商溝通協作,是門店名副其實的“大管家”,是同事們心中刀子嘴、豆腐心的貼心“二姐”,也是孩子心目中“開明、有見識”的媽媽。

每天早上八點,供應商陸陸續續把門店前一天下單的食材、原料送到阿五英協路店,身為倉管的徐二莉便開始了自己一天的忙碌。稱重、驗貨、入庫……她說:“驗貨不僅是計數,更重要的是監督質量。”

原料的新鮮程度、規格、數量……都必須符合阿五的標準,才會接收。一旦遇到不符合標準的,立即退回。“不論任何人,必須堅持我們的原則。”
一次徐二莉驗收鮑魚、甲魚,發現一位合作多年的供養商送來的食材質量不達標,她當即就“黑”下了臉,拒絕驗收,并再次重申驗貨標準。

徐二莉在店里“愛操心”是出了名的。門店各種設施設備、原料、物料,她都格外關注。一個紙箱沒有收好,她都要管一管。
她工作間的一應物品總是分門別類,標識清晰,擺放得整整齊齊。伙伴來領物料,她每次都認真地核對領料單,還總忍不住要叮囑幾句,節約使用。

有些需提前一天下單的原料,她也總是不厭其煩地提醒。然而,有些粗心的小伙伴,等到第二天備餐時才發現原料漏下單了,徐二莉立刻聯系合作伙伴或者阿五其他兄弟門店調貨,“無論如何,都要保證門店正常經營”,她說。
到了營業高峰期,她就去前廳幫忙傳菜、上菜;結賬的顧客多了,她在前臺幫忙收銀;后廚忙不過來,她又去廚房幫忙洗碗……店里哪里最忙、哪里缺人,哪里就能看到她的身影。

“無論在哪個崗位,都要有責任心,要愛這個企業,把這個企業當成自己的家。”她是這樣說的,更是這樣做的。
2015年一個下著大雨的傍晚,徐二莉送一位新來的伙伴回員工宿舍,忽然看到路邊有一個剛上市不久的蘋果手機。“這么貴的手機剛買就丟了,主人一定很著急。”徐二莉心想。
她撿起手機,先把新員工送回宿舍,就開始在原地等主人來電。
不一會兒,失主果然打來電話,原來是一位女士不小心掉的。核對了手機信息后,徐二莉把手機還給了失主,對方非常感激,一定要對她表示感謝。徐二莉不肯接受,但看對方態度堅決,就開玩笑說:“您要是真想感謝我,就多來我們阿五吃飯吧!”
“如果不是在阿五,我可能不會等在那里把手機歸還失主,正是因為有阿五的企業文化在,我才會這樣去做。”徐二莉說。


工作上嚴肅認真,生活中,她又變成了伙伴心中的“貼心二姐。”
2021年,徐二莉當選阿五工會的女工委員,同時,她還是門店工會小組長。

每個月,她都會為門店的伙伴組織一次員工生日會,還偷偷地給他們準備暖心的“禮物”。趕上節假日,她提前幾天就開始為員工準備“驚喜”和“福利”。

此外,她還帶領新入職的“小姑娘”一起學習化妝,讓大家一起變美、變自信……工作中遇到困難,或生活上有什么煩心事兒,大家總會去找“二姐”幫忙……
“門店這些一線伙伴跟我家的大女兒一般大,看到他們就跟看到我家孩子差不多。”徐二莉說。
疫情期間,門店伙伴都被封控在宿舍,不能外出。徐二莉就和門店值班的伙伴一起,每天為他們送飯。疫情最嚴重的時候,小區封了、員工宿舍所在的單元門也被封了,她又和店長一起從市場買來了雞蛋、牛奶、速凍水餃、消毒酒精等等,隔著窗戶給大家送進去,傳遞著“娘家人”的溫暖。
她所在的門店多次評選為“年度優秀工會小組”,她也因此多次被公司獎勵免費帶薪國內外旅游,廈門、江南、北京……徐二莉也看到了更大的世界。


來阿五之前,徐二莉曾在棉紡廠做了幾年紡紗工,沒有任何餐飲經驗,更沒有操作過電腦。
如今她不僅能熟練操作各種辦公軟件、后臺系統,還能在自己管理的專業領域提出自己想法和建議。原來的倉管系統不能對售賣的禮盒進行自動扣庫,跨店調撥操作起來特別麻煩,徐二莉就跟門店出納一起研究出來一個方法,推廣至各店,方便大家的倉管管理。

“原來在工廠上班,每天就像一個干活的機器,上班、下班,吃飯、睡覺,思想、精神上沒有任何提升。在這里,你不學習,企業會推著你學習,我很多方面都在慢慢學習、進步。”
就連徐二莉的孩子們也感受到媽媽的變化,他們說:“媽,你來阿五以后,我感覺你變了,變得有思想了。”每次徐二莉回老家,看到她的人總要感慨一句:“你怎么越來越年輕了。”
雖然只是一名普通的倉管,但在店長心里,徐二莉卻憑著一顆把簡簡單單的工作做到極致的心,積極為門店財、物保駕護航,更以真情架起了企業和員工之間的連心橋。
在阿五,成就更好的自己。
在倉管這個平凡而重要的崗位上,徐二莉腳踏實地,盡職盡責,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跡,也完成了自己的美麗蛻變。我們也祝愿她在這個平臺越來越好,不斷提升,有更多更大的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