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歲男孩小俊不知母親去世,不足800字的文章,寫了42個“媽媽”。11歲女孩夢妍,為了好好學習,寒風中,上下學路上手不釋卷。
河南商報暖冬欄目關注永城留守貧困小學生,報道一經刊發,就有好心人來認領小俊、夢妍兩人的愿望。
昨日,河南商報聯合豫發集團發起紅領巾幫扶行動,共同呼吁愛心人士或商家,一起來幫助貧困小學生。1月9日上午,鄭州服飾文化協會表示,他們愿意伸出援手,溫暖小俊、夢妍在內的22名貧困小學生的冬天。
【熱心】
小俊和夢妍的心愿
被好心人認領
在花一樣的年紀,失去了母親,小俊和夢妍的故事,感動了很多讀者和網友。
有網友留言:“這孩子長得討人喜歡,身世卻很可憐……沒有媽媽的孩子想想都心酸。”
也有網友說:“看到標題就流淚了,最難過的就是沒有媽媽的孩子,再苦再累我都不會離開兒子,也要好好珍惜自己的身體,才能有能力愛兒子。”
報道刊發后,不斷有愛心人士添加河南商報記者微信,表示想圓兩個小孩的夢,還想資助他們上學。
網友花海向河南商報記者打聽小俊、夢妍的情況,稱愿意幫助他們,等到自己女兒放假,還要帶她去永城看望小哥哥和小姐姐。
愛心人士余女士給河南商報記者留言,愿意給小俊買鋼筆、幫夢妍拍全家福。
【暖心】
一對一幫扶22名貧困學生
報道刊發后,鄭州服飾文化協會表示,他們愿意響應紅領巾幫扶活動,一對一幫扶小俊、夢妍在內的22名貧困小學生,溫暖他們。
鄭州服飾文化協會常務副會長陳安吉是一對一幫扶的發起者,他告訴河南商報記者,協會將幫扶小俊、夢妍在內的22名貧困小學生,小學畢業前,將為每名小學生提供每月200元的資助,小學生主要來自永城和臨潁兩地。
陳安吉稱,協會會員將對22名小學生進行一對一的幫扶,他說:“幫扶,不是簡單地給他們錢,給他們物資,而是每個會員都能長期關注一個孩子,讓他們能感受到愛。”
陳安吉感謝河南商報社,讓其找到了真正需要幫助的小孩。“我們將幫扶小學生一直到小學畢業,不過這也是不固定的,如果孩子想要繼續學習,高中、大學,他們還會繼續幫助。”陳安吉說,協會準備定期組織活動,把貧困小學生帶到鄭州,讓他們體驗城市生活。
張霓也是鄭州服飾文化協會會員,她說:“我們一對一,也是為了能和孩子們更好地交流,讓他們感受到社會的溫暖。也許我們的力量沒有大到改變世界,但是世界上的小角落會因你我的善行而變得更加美麗。”
【心聲】
“有能力了
就想幫助需要幫助的人”
為什么要幫他們?先來看個故事吧。
陳安吉是浙江溫州商人,這個60歲的男人來鄭州打拼了18年。和小俊他們一樣,陳安吉也來自農村,因為家里條件艱苦,他13歲就外出打工。
陳安吉回憶,自己年輕時條件很差,去新疆要坐四天四夜的火車,人太多就擠在車座下。北方的冬天異常寒冷,戶外零下三四十攝氏度,而他都不知道棉衣是啥。
“那時候想讓別人幫助,大家都苦誰來幫呢?我知道想要人幫助的那種感覺,現在我條件好一些了,我就幫幫忙。”
“有能力了,就想幫助那些需要被幫助的人。謝謝商報的關注,引導社會正能量的同時,讓我們能對社會盡點綿薄之力。”張霓說。
互動
共同努力給他們一個暖冬
這個冬天,河南商報聯合豫發集團,再度發起暖冬扶貧活動。
如果您身邊有需要幫扶的群體,也可以與我們聯系,河南商報記者吳智星電話(微信):18539271543。
讓我們共同努力,力所能及地給他們一個溫暖的冬天。
作者:河南商報記者吳智星編輯:河南商報趙琦
來源:河南商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