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25日,位于鄭州華山路上的解家河南菜旗艦店內人聲鼎沸。一場備受矚目的產品發布會在此隆重舉行,解家河南菜與金星啤酒雙方聯合推出全國首款荊芥啤酒,打破行業邊界,為食客帶來全新味覺驚喜。
作為河南菜與河南酒的一次強強聯合,由解家河南菜與鄭州金星啤酒有限公司聯合主辦,河南省餐飲與住宿行業協會、鄭州市餐飲與飯店行業協會擔任指導單位的“金星醉解家 荊芥更河南——解家河南菜?金星啤酒聯名發布會”,吸引了多位行業協會領導、品牌創始人、媒體代表及美食達人,共同見證了這場河南本土餐飲品牌跨界合作的盛況。
金星啤酒×解家河南菜開聯名發布會 河南IP級品牌互動新典范

一段充滿中原風情的豫劇《花木蘭》表演拉開了本次發布會的序幕。解家河南菜與金星啤酒——河南兩大IP級品牌,憑借著對品質的執著追求與不斷創新的理念,推出了全國首款荊芥啤酒,為餐飲市場注入新活力。

鄭州市餐飲與飯店行業協會會長鄧勝利在致辭中強調:“解家河南菜扎根河南多年,專注河南菜的傳承創新;金星啤酒則是河南啤酒頭部企業、全國領軍企業。金星荊芥啤酒選擇在解家河南菜全國首發,是河南品牌互動的典范,實現了資源共享、優勢互補。期待更多本土企業強強聯手,以創新破局、品質立身,成行業標桿,為餐飲經濟注入新活力。”
荊芥啤酒全國首發 金星呂曉朋:用沉浸式盛宴還原河南人的味覺記憶
致辭結束后,品鑒宴正式拉開帷幕。荊芥,作為河南夏季飲食的靈魂食材,在河南國民接受度極高,吃法多樣。這款荊芥啤酒,荊芥的清涼馨香與麥芽的甘醇交織,佐餐解膩,獲嘉賓頻頻舉杯。

金星啤酒集團營銷中心總經理呂曉朋在分享中,介紹了這款夏日新品研發背后的心路歷程:金星荊芥啤酒,是由知名釀酒專家帶領整個資深技術團隊,融合本土食材與中原文化,歷經數月研發調試而成的。有著43年發展歷程的金星,仍然在釀酒路上不斷創新——“我們以黑暗料理釀造啤酒的膽識、精確到毫米的麥芽工業美學、讓中國啤酒站上世界舞臺的魄力書寫了啤酒界的傳奇。”
呂曉朋坦言,荊芥啤酒選擇在解家河南菜進行首發,是感佩于解家對“做好河南菜”這件大事的決心、魄力和執行力。而荊芥也是河南味道的靈魂代表,金星啤酒聯合解家河南菜,以一場沉浸式的盛宴,還原河南人的味覺記憶。

隨后,呂曉朋還分享了荊芥啤酒的品鑒之道:一觀——泡沫綿密、酒體有朦朧渾濁感且富含酵母;二聞——有麥芽、酒香、荊芥等多層香味;三品——前調酒花明亮,中調清涼愉悅,尾調有草本口感與回甘之味。
南灣魚頭泡飯升級7.0版 解忠杰:顧客需求是創新原點


荊芥作為此次活動的“靈魂人物”,不僅可入酒,還可入饌。解家河南菜則在品鑒宴上推出了荊芥主題的創新菜——大盤荊芥以鮮嫩葉片搭配秘制醬汁,清爽開胃;荊芥檸檬茶則用酸甜果香中和草本氣息,清爽宜人;響油鱔絲是頗受解家顧客喜愛的一道老菜,此次搭配上荊芥的靈魂佐味,重新回歸。荊芥響油鱔絲采用信陽潢川鱔魚,濃油赤醬烹制,融合中原食材與海派風味,令人耳目一新。
此外,解家還在本次發布會推出了重磅產品的全新升級:南灣魚頭泡飯7.0版。


南灣魚一直是解家河南菜的明星爆款,上市10年歷經7次改版,此次全新推出的南灣魚頭泡飯,將南灣魚頭的精華纖毫畢現。創始人解忠杰介紹道:南灣魚最好吃的部分在魚唇和魚腦,這次改良,將南灣魚魚頭提前分塊,腌制入味再烹飪,食用更加方便。且味型上,還推出了胡椒和金湯兩種選擇,配套的盛器和餐具,也經過了精心的設計和定制,外形上也更加精美。


餐桌上的其他創新菜肴亦令人津津樂道:固始老母雞扛槍以鮑魚、海參、藏紅花等名貴食材入家常菜,雞肉軟爛、湯香味濃;火焰鐵棍山藥通過現場炙烤展現焦作溫縣山藥的粉糯香甜;酥不膩烤鴨,是京味烤鴨的河南落地,皮酥肉嫩酥卻不膩口。
談及與金星啤酒的本次合作,解忠杰坦言:“我們與金星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與時俱進的能力,不斷地創新和改變。而解家的每次改良都是基于顧客的反饋,餐飲人要看到、想到、體驗到用戶的需求,用戶的真正需求才是每一道菜創新的原點。”
品鑒環節中,嘉賓們對菜品與啤酒的創意搭配贊不絕口。大河報記者韓聰聰表示:“我們河南的食品餐飲企業在用自己的方式守護著中原大地的風味密碼,這是用工業文明對農耕技藝的一種致敬。”
河南菜:傳承與創新并行 邁向廣闊舞臺

餐飲行業的競爭,歸根結底是舌尖上的較量。作為河南餐飲行業的標桿品牌,解家河南菜始終以“河南的食材 河南的菜”為核心,將地方風味與時代需求結合,致力于挖掘和推廣河南本土食材,為消費者帶來更多地道、美味的河南菜肴。而金星啤酒,作為河南本土的知名酒企,始終致力于將傳統釀造工藝與現代創新技術相結合,為消費者帶來了更加多元化的啤酒選擇。
此次聯名發布會不僅是一場味覺盛宴,更展現了河南餐飲人深耕文化、敢為人先的精神,是河南餐飲行業擁抱年輕化、本土化的生動實踐。正如解家創始人解忠杰所言:“用河南食材講好河南故事,是我們不變的追求。”在品牌跨界與食材創新的浪潮中,河南菜正以自信姿態,邁向更廣闊的舞臺。(梁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