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涉罪未成年人如何回歸社會?涉罪外地人如何在當地找到“存在感”?1月16日,河南商報記者從鞏義市檢察院了解到,為了解決上述問題,該檢察院依托“三個工作站”幫助涉罪未成年人無痕回歸社會,依托新希望社會實踐基地推行涉罪外地人平等保護機制,幫助他們回歸、融入社會。

“不用住看守所,還能在廠里干活,現在一個月能掙4000多元呢。”1月16日中午,河南商報記者見到馬某時他說。
2016年,馬某因盜竊電動車被鞏義警方抓獲,因情節較輕,他被鞏義市檢察院作出不批準逮捕決定,檢察官還為他“牽線”到新希望社會實踐基地接受幫教,和萬達鋁業的職工一起生產勞動,同工同酬,徹底改過自新。
基地運行以來,先后有60余名學員接受幫教,無一人重新犯罪。
作者:河南商報記者高鵬編輯:河南商報趙琦
來源:河南商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