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一碰上刮風下雨,電路就容易出問題。自從給我們換了新設備、新電線,家里的電壓穩定多了,跳閘也少了。” 在新密市尖山風景區田種灣村村口開了一家雜貨鋪的村民張玉蘭,見到電力公司職工后,一個勁兒表達感謝。
【過去】480多戶村民只有一臺30千伏變壓器
原來事情是這樣的:三年前的田種灣村,480多戶村民,只有一臺30千伏安的變壓器。夏季村民們一開空調就跳閘,天氣再熱都得忍著,面對此種狀況,加緊改善“動力電”不足問題成為當務之急。
針對田種灣村的問題,國網新密市供電公司提前部署、制定規劃。按照“適度超前”的原則,通過增加配變布點和增容改造,解決了包括新莊村在內的69個臺區的配變重載、配變布點不足、低壓線路超供電半徑、低電壓等問題。此后,田種灣村電壓合格率顯著提高,大大增強了供電可靠性。
“我以前在外地打工,辛苦一年下來,吃吃喝喝存不住錢。現在在家門口干活,每月至少能賺3000元,能照顧家也能存住錢了。今年家里蓋了新房,買了電器,日子有奔頭啊!”海拔800多米的尖山風景區管委會田種灣村村民李有良欣喜地講述著線路升級改造后的新變化。
【變化】動力電足了,當地產業發展插上了“翅膀”
“現在電壓穩定了,動力電充足了,村民加工金銀花都用電烤箱烤,不僅速度快,產量也高了;以前吃水靠人工往上吊,現在都用水泵抽。”新密市尖山風景區管委會田種灣村村支部書記魏永乾興奮地說道。“農網改造后,村里在外打工的年輕人都回來了,陸續準備搞養殖、辦企業。經濟要發展,電是先行官,動力足了,我們擼起袖子奔小康。”
的確,用電需求得到滿足后,不僅當地的金銀花產業經濟效益快速得以顯現,三泉湖景區、中原豫西抗日紀念園等諸多旅游景點勃發,還帶動了農家樂和養殖產業的發展。
【總結】真正走電力精準扶貧之路
農網改造之后,新密農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以前的貧困村現在成了旅游風景區,以前靠外出打工生活的農民工現在搞起了農家院,生活過得幸福美滿,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平衡了農村與城鎮的貧富差距,真正走上了電力精準扶貧的道路。
據測算,改造區域內農村新增農產品生產加工場所、發展農副業及旅游業年均收入以及吸引農民工返鄉創業、就業人數都有了很大的提升。
田種灣村只是國網新密市供電公司農網改造的一個縮影。國網新密市供電公司以新一輪農網改造升級工程為契機,加快推進貧困地區電網改造升級工作,推進標準化建設,堅持設備選型“一步到位”、“先進耐用”的原則,嚴控工程設計、施工要點、關鍵工序等重要環節,提升工程標準化施工工藝。全面統籌規劃配電網,構建堅強簡約、結構合理、安全可靠、經濟高效的供電網絡,讓新密電網實現脫胎換骨的轉變,以滿足新密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需要。
作者:張亮 朱韶瑞
編輯:河南商報趙琦 實習生魏瑩瑩
來源:河南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