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餐桌上的黑豬、土雞、胡蘿卜、泉水……全都來自王屋山的食材基地,——這是記者在知青村大酒店(以下簡稱“知青村”)了解到的情況。
餐飲行業門檻低,但是這家酒店為什么要背上養殖基地這樣的“重資產”?1月27日,記者探訪了該酒店的后廚重地,食材倉庫,菜品菜單。“2013年,在整個餐飲行業面臨寒冬的時候,知青村卻迎來了溫暖的春天。”知青村董事長周運友說。

當天,鄭州市“鑫苑無添加大豆油”還與知青村大酒店舉行“攜手共筑未來”簽約儀式。周運友在簽約儀式上表示,本次簽約既是“健康餐企食材戰略合作”農歷2017年度的收官之作,也是2018新年來臨之際,健康餐企食材升級的開年紅。
廚房重地,“閑人可進”

廚房重點向來是“閑人免進”,知青村的廚房卻歡迎大家在穿上一次性隔離服的時候,近距離觀察。
“廚房地上應該沒有水漬。想知道誰家廚房符合這點,看員工鞋底是不是翹,翹的話就是長期踩水踩的。”一上來,周運友就把餐飲行業的底兒給“揭”了。

據周運友介紹,此外,還有3個鑒別一家餐企廚房好壞的方法:
進廚房門注意有沒有異味,好的餐企廚房味道應該與前廳差異不大,沒有老油味兒;
看油煙機,油煙機可以看出員工有無敬畏之心;
拉開冰箱看內容,冰箱里不要有冷凍食品。肉類在冰箱里如果放24小時,營養會流失30%。
若粉條“有添加”,無條件賠償1萬塊

參觀完廚房,周運友又帶領記者一起去參觀了食材存放展示廳。
一進門映入眼簾的就是一座圍著紅領巾的毛主席塑像,后面有四個大字:敬畏食者。周運友也告訴我們,“敬畏食者”也正是他一直所奉行的理念。他認為,社會上所有的食品安全問題,都是經營者缺乏敬畏之心導致的,只有敬畏食者,才能做好餐飲。

現場還展示著有知青村來自王屋山養殖基地的純天然食材和市場上普通食材的對比,差別一見分曉,一目了然。知青村更是清晰標出“假一賠萬”的承諾:如果自己的粉條被發現加有添加劑,無條件賠1萬塊。在食材存放廳,可以清楚看到,擺放著知青村大酒店餐飲的原材料,如黑豬,小山羊,土雞等,琳瑯滿目,目不暇接。
身處現代快節奏的都市中,難得有這么一個有著自我養殖基地的連鎖餐飲企業。周運友介紹,所有知青村大酒店的食材,如黑豬、山羊、土雞、胡蘿卜、泉水等,都來自于知青村的王屋山養殖基地。真正做到讓消費者吃到健康安全食材,讓消費者放心、安心。
自養食材餐企的春天來了?

“現在,消費者更理性了,更多的選擇健康。”周運友說,知青村如今的轉型成功,是順勢而為。
1988年,周運友開始創建知青村,第一家店是在駐馬店,目的是要來飯店消費的顧客吃好、吃飽,至今仍在繼續運營。
1996年,知青村向社會承諾不添加味精,不用添加劑,保證原汁原味。周運友說,君子一言,駟馬難追,做出承諾就要做到。幾十年如一日,知青村大酒店始終奉行著“知青精神”,努力把餐飲服務做到最好。
2000年到2008年,知青村在全國進行加盟店的宣傳,擴大了規模,提高了知名度。

2008年之后,知青村逆流而上,關閉加盟店,堅持付出,將資金投入到基地建設中去,真正實現自養食材,保證餐飲食材源頭供應,讓消費者安心、放心。
2013年,在整個餐飲行業面臨寒冬時節時,知青村卻迎來了溫暖的春天。原因是消費者在飲食方面更加理性,更多的選擇健康。這也給予了知青村的鼓勵與肯定,好人好心終會有好報。
2013年后,知青村開始進行轉型期,通過與多個研究院的合作如新型農業創新研究,北大農業科學院等研發了“綠洲一號”,這種植物一次栽種,多年收益,既滿足了對于其材料如纖維等的使用,又促進了自然生態保護。

周運友認為,過去人們生活艱難,常常營養不良。如今,生活條件的發展,人們經常營養過剩而引發各種身體疾病。伴隨著“敬畏食者”的初心,現在大力提倡健康飲食,原生態自然健康。知青村的所有食材原料都產自于“知青村王屋山養殖基地”,天然健康無添加,無污染,保證原汁原味,這也迎合了當下餐飲行業的發展潮流。
結伴而行 健康安全是做出來的

對食材要求嚴格的周運友來說,鑫苑無添加大豆油耐炸而且色澤光亮味道香,在烹制的過程中油煙也很少,能耐高溫、不易變色,不添加香精、色素,不含有膽固醇、黃曲霉素,尤其對現代人高發的心腦血管疾病有預防功效,符合未來人們對食品要求的趨勢,所以雙方達成了合作共識。
鑫苑無添加大豆油總經理袁震也表示,走進健康餐企之知青村大酒店是2017年走進健康餐企的收官之作,也象征著2017年走進健康餐企活動的勝利和圓滿。同樣,也希望在新的一年,鑫苑無添加大豆油可以號召和引領更多的食材商和餐飲人向更安全、更健康發展!

作者:實習記者 魏瑩瑩 張路
編輯:實習生 魏瑩瑩
來源:河南商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