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月6日,身陷停產與重組的河南新飛電器有限公司,終于從泥淖中拔出來半只腳。
當日,該公司對員工發布公開信,宣布正式啟動重整。據其相關負責人透露,將于2月8日正式恢復生產,這距其上次宣布“停工停產、被迫重組”已有3個月。
【公開信】
新飛公司重整投資人浮出水面
這封名為《告全體職工、經銷商、供應商等團體或個人的一封信》(以下簡稱《公開信》)由河南新飛電器有限公司對員工郵箱發布,經河南商報記者向其公司高層確認,該信內容屬實。
信中稱,2018年2月3日下午,新鄉市中級人民法院(以下簡稱“新鄉中院”)主持召開河南新飛電器有限公司、河南新飛家電有限公司及河南新飛制冷器具有限公司(以下合稱“新飛公司”)重整投資人招募評審會第二次會議,會議決議確定豐隆亞洲有限公司為新飛公司正式重整投資人。
信中解釋了這次決議所考慮的因素,稱是綜合考慮新飛公司未來的經營發展、職工權益保護與債權人利益保障等多種因素,依據合法、民主、公開、透明的評審程序和規則,由來自社會各界人士組成的評審委員會,本著對新飛的未來發展負責、對新鄉人民群眾負責的態度,經過慎重、全面、科學的研究和論證,形成的統一意見和結論。
另外,信中提到,在新鄉中院和新飛公司管理人的監督下,新飛公司正式重整投資人將于近期逐步恢復生產,員工會陸續回到工作崗位工作,公司的銷售、供應、售后等體系也將陸續恢復正常運行。
【焦點】
重整投資人原是新飛公司股東
據之前報道,2017年11月1日,河南新飛制冷器具有限公司、河南新飛電器有限公司以及河南新飛家電有限公司發布重整說明,稱過去幾年持續虧損,迫于資金壓力,停止生產活動。
這甚至意味著,電器業“四朵金花”之一的新飛公司面臨隕落。
據媒體報道,新飛公司宣布停產前的2017年前9個月,新飛冰箱市場零售量、零售額占比分別為2.83%、1.70%,產品均價為2202元,早已被擠出行業前十行列。從2010年以來,新飛冰箱就逐漸落伍,“時尚、潮流、技術”幾乎與其無緣。
“新飛廣告做得好,不如新飛冰箱好”這句家喻戶曉的廣告,也只能停留在人們的記憶之中。
從宣告“停止生產活動”,到現在宣告蘇醒,三個月時間里,新飛公司的日子并不好過。
據業內人士透露,新飛公司在2017年12月29日發布關于招募重整投資人的公告,公告發出后,傳言稱康佳、萬寶、小米、美菱等都曾試圖接觸新飛重整。
最終,其股東方豐隆亞洲有限公司成為“正式重整投資人”。
【期待】
預計2月8日恢復生產
之前,新加坡豐隆集團就是新飛公司的股東方,此次成為正式重整投資人,也備受關注。
據河南新飛電器有限公司相關高層人員透露,此次豐隆亞洲有限公司作為正式重整投資人,對大家來說都很期待。據其介紹,公司將于2月8日恢復生產。
對于重組方案等,該人員并未具體透露。
在之前新飛公司正式發布關于招募重整投資人的公告中,闡述了招募重整投資人的目的:在于整合新投資人管理、資金等方面的優勢和新飛公司在品牌、產線、市場的資源,釋放新飛公司的重整價值,實現新飛公司再次振興,助力新投資人實現戰略性發展,依法保護債權人、職工、股東等相關方合法權益,共同締造新飛新的輝煌。
據悉,豐隆亞洲有限公司隸屬于新加坡豐隆集團,后者是新加坡“首富”,創立于1963年,是新加坡最大的房地產和酒店業投資發展商和標桿企業,也是世界跨國性的集房地產、銀行與金融服務、酒店等綜合類的企業集團,集團股票已在美國、英國和新加坡等多國上市。
聲音
期待新飛公司“振翅”重飛
也有員工擔憂,重整后的第一刀會揮向哪里、是否會裁員等問題。
如何重整?重整的難度大嗎?難點在哪兒?“新飛”的品牌能持續下去嗎?河南商報記者在采訪新飛公司相關人士時,對方未做出闡釋。
對于新飛公司的未來,業內眾說紛紜。在河南商業經濟學會會長宋向清看來,企業要專注于市場、產品和管理創新,資本方和管理方之間在某些方面不要形成一些虛耗,整體上,新飛公司的資本方、管理方以及內部,出現了這樣或那樣的問題,這種情況對于新飛公司的運營傷害是比較大的。
宋向清說,在市場經濟情況下,公司一心一意地做市場、做產品、做創新,未必就能夠獲得比較理想的效果,但如果再出現一些內耗、虛耗,把時間、精力、人力、財力用在關系的整合上,勁兒不能往一處使,心不能往一處想,這對新飛公司的傷害很大。
宋向清認為,新飛公司使用的品牌、工人、產業、設備等都沒有問題,出現問題的原因在管理上。比如經營理念的調整問題,協調投資方和管理方關系問題,管理內部關系未理順問題等。
“原來的投資方再次注入,應該有兩個方面的認識和預判,一是投資方認為新飛公司是一個可持有的、優質的盤子;另一方面是投資方認識到新飛公司出現的問題是可以調整和解決的。”宋向清說,看出問題癥結,才能再次投入資本,調整和整合新飛公司。
一些業內人士認為“新飛”品牌跌落出“四朵金花”,目前企業競爭激烈,新飛公司經此一役,元氣大傷,將無力回天。
在宋向清看來,這一看法為時過早,畢竟新飛公司在其發展歷史上多次發生過類似風波,并走出迷霧,重見天日。另外,“新飛”品牌深入人心,只要用好的方法盤活,資本注入后致力于新技術、新模式,仍然有振翅重飛的可能。
作者:河南商報記者 楊桂芳
編輯:河南商報趙琦
來源:河南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