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來我們到南陽市中心得1個多小時,現在坐公交車只要半個小時就能到,這條路真是太方便了。”2月5日,南陽市宛城區一位村民說。
2017年,南陽市宛城區的鄉村公路建設再上新臺階,不僅告別了坑坑洼洼、違章建筑、亂堆亂放的歷史,而且也成功邁入全國第一批“四好農村路”示范縣行列。
在創建前期,宛城區重點選取穿村過街路段集中整治提升,讓沿線群眾充分看到、感受到創建給鄉村道路、村莊環境帶來的改變,大大提高了群眾的參與性,很多人自發、無條件拆除違建、清除堆積物,道路建設質量也得到了保障。
在高廟鄉楊莊村,經營衛生所的王邦龍告訴記者:“俺家房子地勢低,門前路以前沒有排水設施,一下大雨水直往屋里灌。現在路修好了,排水也解決了,我再也不用發愁了。”
近五年來,我省新改建農村公路5.4萬公里,實現了所有行政村至少有一條通村公路。路建好了,如果不好好維護的話,過幾年就會壞。“農村公路里程長、分布廣,做好養護管理非常重要。”省交通運輸廳公路局副局長牛永亮說,近年來我省農村公路管護以鄉鎮管養站建設為抓手,全省2068個鄉鎮已全部建立農村公路鄉鎮管養站,農村公路列養率達100%。
今年49歲的王新紅,是農村公路養護工中的佼佼者。在寧陵縣交通系統,王新紅有個“萬能王”的綽號。從壓路機、攤鋪機、推土機、運料車等大型機械,到切割機、振動夯、打草機等小型設備,他操作起來都靈活自如。
在“四好農村路”建設中,千千萬萬個養路工像王新紅一樣,冒嚴寒、斗酷暑,日夜奮戰在養路一線。
“在廣大山區,不少村路兩側就是深溝,過去沒有任何遮擋,很容易發生事故。”省交通運輸廳有關負責人說,2014年以來,隨著“四好農村路”的修建,道路都安上了護欄,這幾年車輛人員掉溝的事故明顯減少。目前,全省農村公路安全生命防護工程累計完成投資30億元,完成縣、鄉、村公路安全隱患路段整治2.2萬公里。
“四好農村路”的修建,為村民帶來了人氣、財氣,帶來了安全與幸福感,也在不知不覺間凝聚起了黨群間的向心力。河南交通投資集團派駐到濟源市大峪鎮王莊村的第一書記劉劍君認為,“四好農村路”就是干群之間的連心路。隨著“四好農村路”作用的不斷發揮,黨群間的感情不斷升溫,逐漸形成了全民養路、全民護路的良好局面。
作者:河南日報記者宋敏
編輯:河南商報趙琦
來源:河南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