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逛街似乎從來都是花錢的事兒,而在鄭州有這樣一類人,他們靠“逛街”就能以時薪掙錢,這類人的職業還有個響當當的名字——陪購師。
其實,無論是衣櫥整理還是陪購,在越來越多人追求個性的今天,“小資”越來越多地向“小私”靠攏,“小私經濟”亦不可避免地誕生了。
私人教練、私人銀行、私人理財顧問……只要你有需求,市場幾乎無所不能,那么,“小私經濟”的到來,對社會有著什么樣的影響?
【體驗陪購】
陪購之前先做測試
確定衣服顏色及類型
30歲的肖華,是鄭州為數不多的陪購師中的一員,根據客戶形象及需求,短時間內幫其搭配出適合的服飾,是她的日常工作之一。客戶需要付出的,則是每小時398元的費用。
2月6日,河南商報記者聯系到了肖華,試圖去了解這一行的工作內容。大概花費了10分鐘與客戶溝通,了解了對方的職業、性格及需求后,肖華便開始借助“專業工具”,為尋求陪購的客戶張琴(化名),做起了“診斷”。
兩沓顏色深淺不一的色布及十多個開口、樣式不同的領口,肖華使用這些“專業工具”,在客戶張琴身上做起了測試,并根據不斷變換的顏色,與客戶溝通并提出建議。
“首先要確定客戶適合穿什么色調的衣服。在鏡子前,讓她自己感受到不同顏色對她的形象產生的變化。”肖華邊通過色布給客戶做測試,讓其自己感受不同顏色襯托下所產生的變化,邊向河南商報記者解釋如此做的目的。
雙方達成一致后,肖華又拿出準備好的開口大小不一的領口,“診斷”起了張琴適合衣服的樣式。“弧形立領、小開口,這樣襯得你很有精神。”肖華稱,通過前期這些簡單的測試,能把準備購買衣服的色調及大致類型定下來,購買時就縮小了范圍,也節省了時間。
兩個小時
幫客戶搭出一套滿意的衣服
肖華所在的公司,位于鄭州二七塔附近,周邊有金博大、華聯及大衛城等幾個不同檔次的商場。
在得知張琴的心理價位后,兩人一同到大衛城開始了“尋購”。
一進店,一家高端女裝品牌的服務員就認出了肖華,并開始配合她向客戶介紹起了衣服。淺色的上衣、百褶裙及大衣,張琴挑選后,又上身試試效果。
一家店結束,肖華帶著客戶徑直到了下一家女裝店,“客戶需要購買的衣服類型,基本已經確認,我們對不同品牌的衣服款式和價格又比較了解,所以避免亂逛,直接尋找目標。”
肖華稱,很多女士逛街,跟著潮流去買,但不一定就能找到適合自己的,“我們要做的是幫她找到適合自己的,加上對幾十個品牌的了解,及前期對客戶的測試及溝通,基本兩個小時就能搞定。”
【行業發展】
尋求陪購者逐漸增多
但整體還是偏少
6年前,肖華在北京針對色彩搭配及個人形象進行了系統的學習,回到鄭州后,加入現在的公司,幫助客戶做私人形象定制。
她介紹,剛開始基本沒人知道陪購師,也很少有人需要“改變形象”的服務。近幾年來客戶逐漸多了起來,單獨需要陪購的客戶也有,每個月有六七人,客戶多是做整體形象的改變。
“需要陪購的,大多是日常工作繁忙,臨時有重要約會,或要參加活動的公司中層人員。”肖華稱,他們的客戶年齡大多是28歲以上的女性。
在鄭州曾做陪購師的李先生也表示,目前陪購在鄭州并非一個單獨的職業,需求客戶比較少,陪購業務主要包含在個人形象提升內,有客戶提出單獨的需求,才陪同購物。
【小私現象】
“小私族”增多
私人服務市場悄然形成
從最初的私人律師、私人醫生,到如今的時薪2000元的衣櫥整理師和398元的陪購師,這些職業可能對于普通市民比較少見,但針對個人的服務市場日益壯大,私人服務也被越來越多的人需要。
不僅肖華感觸到了6年來市場需求的增大,從事衣櫥整理師培訓的路女士也對這種針對私人服務的行業看好。她稱,在城市中,私密的空間相對較小,以后是個物品大爆炸的時代,對空間利用的需求就會越來越大,在北京、上海等城市,衣櫥整理已經形成一個行業,以后在鄭州也將是個趨勢。
她介紹,2017年她與家政公司合作,就為不少用戶進行了衣櫥整理,有的家庭光衣帽間就有三四個,隨著生活條件的改善,大房間內有專用的衣帽間,以后可能需求會更大。
對于一對一獨享服務的感觸,在鄭州二七區做健身教練的徐賀鵬感觸頗深。徐賀鵬介紹,2009年,一家健身房只有兩三個教練,而且當時還不是私人教練,只是對客戶進行指導。
近幾年,不僅健身房多了,一個健身房都有二三十個私人教練,而且細分為增肌教練、康復教練、減肥教練等,這說明需要這項服務的群體多了很多,這個市場也已經比較成熟了。
“小私”的發展
最早可追溯到21世紀初
其實早在2001年,中國就開始出現了私人教練職業。之后數年,“小私族”一詞出現在媒體的報道中,但鮮有普通人關注和了解。如今,隨著社會的發展,“小私”更是延伸出了諸多行業,而“小私經濟”也悄然到來。
經濟學家認為,人均GDP達到4000美元以上后,個人可支配收入的上升會使人們產生對私人服務的需求。而在鄭州,也已逐漸形成了這樣的群體。
在鄭州某銀行上班多年的杜先生也稱,幾年前,各大銀行就相繼成立了“私人銀行”,他們專門針對一些資金量較大的高端客戶服務,從家族信托到子女留學,再到海外投資等,服務得很全面。而且,最近幾年,需要這種服務的群體明顯增多。
【專家觀點】
私人服務是對大眾
消費經濟的有益補充
花錢購買服務,獨享私人專屬服務,已被很多人當作高品質生活的標記。
據統計,近年來,中國新增的職業中就有許多能夠滿足私人化服務的職業,如理財規劃師、形象設計師、營養師等。由此,私人服務的消費市場也就隨之形成。
鄭州大學社會學講師董中昱稱,隨著社會的發展,出現這種針對某個人提供專項服務行業是很自然的事兒。以前生活條件不好的時候,吃飽穿暖就行,如今逐漸步入小康社會,很多人富足起來,更加注重生活品質,對生活、社交及生活環境有了更高的要求,那么針對這部分人服務的行業,自然也會出現。
董中昱稱,這種私人專屬服務是對大眾消費經濟的有益補充,但同時也應該考慮到后續的保障,建議客戶在找陪購師時,雙方簽訂一個合同,避免后續出現問題而無法解決。
作者:河南商報記者 程亞龍 孫科
編輯:河南商報趙琦
來源:河南商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