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年春節,壓歲錢是個繞不開的話題,也是不少小朋友的期待。不過,多數父母會以“你還小,壓歲錢我們幫你先存著”“等你長大了,這錢給你娶媳婦用”等理由把壓歲錢沒收。
漸漸地,孩子們發現,壓歲錢被保管后就“消失”了……于是,“壓歲錢,爸媽幫你保管”成了很多孩子心目中過年最大的謊言。但一些家長也覺得委屈: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壓歲錢也在“水漲船高”,讓孩子拿著實在不放心。
【困擾】
女兒:我的壓歲錢,我來管
父母:不放心,要代替保管
13歲的小愛(化名)出生在一個大家庭里,爸媽兩邊加起來有近10個兄弟姐妹,每年過年,她都能收到不少紅包,這可把她樂壞了。不過,“白花花的銀子”往往還沒焐熱,就被父母拿走了,美其名曰:代替保管。
今年,她提前就跟父母“打招呼”:“壓歲錢是姑姑她們給我的,你們不能再拿走了,我要自己保管……”
對于小愛的要求,父母明顯還是想駁回:“她才多大,壓歲錢加起來好幾千,全給了她,別養成肆意揮霍的毛病了。”雖然壓歲錢沒收了,但平時孩子的衣食住行,還不是一樣要從家長這里支出,而且孩子對錢沒啥概念,讓她拿著也不放心。
關于壓歲錢,有沒有更好的處理方法?咱不妨瞅瞅其他家庭是咋做的。
【方法】
方式:建立專門的銀行賬戶
推薦指數:★★★★★
米粒的父母都是80后,米粒今年4歲了,米粒的爸爸說,孩子的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很疼她,每年光老人給的壓歲錢都有上萬塊,為了保證這筆錢“專款專用”,米粒爸爸特意辦了張銀行卡,“這筆錢至今已有好幾萬,等孩子以后大了,征求她的意見看如何使用。”
米粒爸爸的做法,也是許多家長常用的。河南商報記者采訪的數十人中,使用該方式的家長不在少數。
方式:按銀行利息保管
推薦指數:★★★★☆
小鄭和父母的相處比較有意思,從學了銀行的利息算法后,他的壓歲錢的保管便實行與父母簽字的形式,每年都會簽字和算利息。
“我今年已經大二了,前段時間,父母把壓歲錢連本帶利全退給我了,好幾萬呢。他們還開玩笑說,年復一年,利息太高,付不起了……”小鄭說,其實他明白,父母知道自己長大了,不會亂花錢了,可以學著理財。他覺得,這種方式很好,讓當時的他對金錢的管理有了了解。
方式:給孩子買保險
推薦指數:★★★★★
汪女士說,自己會拿著孩子的壓歲錢為娃買保險。她說:“我覺得這種方式是最好的,要為孩子的未來考慮,每年交上幾萬元的保險錢,等孩子結婚的時候,就能拿出不菲的錢,對自己的家庭、對孩子都是一種很好的經營。”
方式:帶孩子出去旅行
推薦指數:★★★★☆
在李先生看來,享受生活很重要,“孩子每年的壓歲錢,我們都會幫他存著,等到假期,我們會帶著他旅行。”
李先生說,旅行除了能增長孩子的見識,另外一方面,家里人平時忙于工作,一家三口一起在外地待著,也有助于培養感情,“每次從外面回來,孩子和我們的感情都會很明顯增強。”
【看法】
8~18歲的孩子
可以少量保管壓歲錢
不少律師表示,從法律上說,長輩送給晚輩的壓歲錢屬于單方面的贈與行為,只要長輩們把紅包送出去了,就完成了贈與的行為,孩子作為被贈與人就擁有了該紅包的所有權,即該紅包是屬于孩子的。
河南予瑞律師事務所律師李華陽表示,孩子壓歲錢的保管分為三種情況。第一種情況,如果孩子年齡在8歲以下,屬于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孩子父母有權保管,但使用應該受到限制,“有利于孩子的、為了維護孩子利益時,可以使用。”
第二種情況,在8歲到18歲之間的話,孩子屬于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父母可以讓孩子保管少量的壓歲錢,如果數額大的話,父母有權保管。但即使是父母保管的錢,使用的話也只能限于為了孩子的利益。
第三種情況,假如孩子滿18周歲的話,父母無權保管和使用。
【建議】
設立單獨賬戶保管壓歲錢
使用時與孩子溝通
河南省實驗中學高級教師崔礦山介紹,如果壓歲錢數額不大的話,建議家長引導孩子合理利用,比如,與孩子商量購買一些自己喜歡的書籍,或拿出一部分用于公益事業,奉獻自己的愛心等。
崔礦山表示,如果數額較大,他建議設立一個單獨的賬戶保管壓歲錢,家長使用這筆錢時,要主動與孩子溝通。他建議家長不要強制沒收孩子的壓歲錢,這樣的話容易讓孩子產生抵觸情緒。另外,他也表示,給孩子買教育保險和出門旅行的方式也很不錯。
“我覺得,壓歲錢的使用要遵循‘不放縱、不武斷、與孩子溝通’的原則。”崔礦山說,壓歲錢的使用方法多種多樣,父母也應該鼓勵孩子正確使用金錢、規劃金錢,培養他的社會責任感和理財意識,養成不亂花錢的好習慣。
編輯:河南商報趙琦
來源:河南商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