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余名老人買保健品被騙、化肥致農作物減產被賠26萬元……昨天,省工商局、省消協發布多個維權案例 |
這些消費陷阱 商報給你提個醒 |
3月14日,河南省工商局聯合河南省消費者協會舉辦消費維權新聞發布會。河南省消協發布數據稱,2017年共受理消費者投訴12627件,解決11319件,投訴解決率89.64%,涉案金額1919.55萬元,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1693.6萬元。產品質量、售后服務和合同爭議問題仍是引發投訴的主要原因,占投訴總量的近六成。
現場,河南省工商局及消協發布多個維權典型案例,其中涉及農業、汽車、保健品、預付卡消費、網購等類別的維權。
2017年部分典型案例
案例
信陽查處一網絡金融傳銷案
對當事人進行行政處罰
2017年6月,信陽市工商局網監科對張某涉嫌以“融××惠發展平臺”進行交易的網絡傳銷案進行了查處。
經查,張某是融××惠發展平臺河南信陽運作中心總監,他要求新會員必須先交納一定費用,由此取得加入及發展其他會員的資格,推薦會員越多,級別就越高,推薦費及績效獎金也隨之越高。工商局認定,其本質是打著融××惠平臺“普及金融知識、培養信用價值”的旗號,以“幫你融貸20萬元”為幌子,對非法傳銷活動進行輔助管理和掩護。
截至立案,其團隊已發展會員107人,獲取非法所得19.26萬元。信陽市工商局對當事人進行了行政處罰。
案例
百余名老人被騙
花36萬多元購買保健品
2017年7月份,超過100名老人來到羅山縣工商質監局求助。原來,一個多月前,羅山縣很多老人參加了某公司開展的免費健康知識講座活動,并現場購買了講課“專家”聲稱具有保健治病功效的被子枕頭。后來老人們發現,該商品在市場上只需幾十元上百元。組織者以床上用品拆封使用后無法二次銷售為由,拒絕了老人的退貨請求。
羅山縣工商質監局調查后認為:信陽某公司采用“專家”知識講座,免費送雞蛋等贈品的方式,騙取老年人的信任,誘導了老年人非理性消費。迫于壓力,涉案單位前后共分5次,全部完成退賠,共退款36.33萬元。
案例
化肥致農作物減產
農戶被賠償26萬元
2017年9月,周口市消費者協會接到消費者詹先生投訴,稱其種植的辣椒和西瓜出現不同程度的枯死,造成大面積減產,懷疑是使用的肥料有問題。經消協調查發現,辣椒面積70畝,西瓜40畝,處于生長期的辣椒和西瓜秧苗正在逐步枯死,死亡率占60%以上。原因是,肥料氯離子含量過高導致農作物中毒枯死。經消協調解,最終經營者賠償消費者各項損失26萬元。
案例
約600名會員辦預付卡
商家卻突然停業
2017年2月20日,消費者高先生向三門峽市消費者協會投訴三門峽正通汽車俱樂部有限公司擅自停業,預付卡無法使用。消協調查發現,2017年2月下旬,因為股東之間及資金出現嚴重問題造成公司停業。截至停業當天,該公司會員卡剩余近600張未能正常使用。經消協教育指導,該公司隨后為近600名會員退還洗車卡總余額5萬余元。
案例
網絡約本田車
卻等來了現代車
2017年3月14日,消費者常先生在攜程網預訂新鄭國際機場的接機服務訂單,車型為本田雅閣。常先生到達機場聯系司機時,被告知有事來不了,司機讓常先生等他的一個朋友聯系接機,后來等來了一輛手動擋現代。無奈常先生讓司機坐后座,自己駕車,接機變成了租車自駕。
3月15日,常先生致電攜程網投訴,當事人抵賴說是他本人接的常先生,并沒有降低車型標準。但常先生表示,小區有監控可以證明。常先生多次聯系攜程網協商無果,最終投訴到鄭州市消費者協會。鄭州市消協聯絡到網絡平臺,最終商家同意為消費者常先生退200元,賠償600元。
案例
汽車自燃協商無果
消協維權換新車
2017年3月下旬,信陽消費者王先生在信陽一家4S店購買一輛某品牌家用轎車,價值5.33萬元,幾天后在高速路上行駛發生自燃。商家在處理此事時一直推脫不予賠償,消費者投訴到信陽市消協。消協聯系專家做事故鑒定,確認車輛自燃后果不屬于人為原因造成。經過多次調解,商家同意賠償給消費者一輛同款同價值的新車。
記者:河南商報首席記者 李興佳 通訊員 陸詩秦
編輯:河南商報 郭爽
來源:河南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