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普通的小升初,緣何變得如家長和學生的噩夢一般?家長們到底在焦慮什么?
焦慮一:擇校難
一方面是家長的望子成龍,一方面是優質教育資源分布不均衡,生源和好學校的不對等,造成好學校供不應求。
目前就鄭州小升初入學途徑來說,大體可以分為以下五種方式:
1.公辦劃片入學:就近入學,原則上免試、按住址就近分配;
優點:就近入學,公平均衡;
缺點:受居住地址限制,劃片學校教學質量不一定有保證,可選擇范圍較小;
2.民辦統一測評:自主招生,考試錄取;
優點:不受居住地址限制,學校教學質量高,自主選擇,可選擇范圍大;
缺點:對學生成績及家庭經濟實力要求較高;
3.外國語推薦生:
鄭州市目前僅外國語中學享受此特殊方式招生,根據河南省教育廳要求,鄭州外國語中學的推薦生入學制度,實行各區小學推薦、區中招辦審核、市中招辦審批的辦法。
由各區中招辦按1:1比例,將推薦生名額分配到各小學。面向中原區接收2個班,面向金水區、二七區、管城區、惠濟區、高新區、經開區、鄭東新區、航空港區接收4個班。整體接收生源較少,基本是千里挑一。
4.特長生:具有體育、音樂、美術特長的畢業生入學;
優點:免文化課考試,只進行專業技能測試;
缺點:需按照公辦學校就近入學原則,不得跨區報名,可選擇范圍?。?/p>
5.公辦實驗班:
目前公辦學校實驗班對外招生的有:鄭東新區外國語實驗班、73中實驗班、58中實驗班、26中實驗班、龍門實驗學校實驗班等。實驗班對生源質量要求高,通關難度大。
基于后3種入學方式的特殊性,大眾選擇的主要還是“公辦劃片”及“民辦測評”兩種方式。為了讓孩子能夠有更好的學習環境和發展前景,越來越多的家長選擇讓孩子上名校,但是好學校畢竟有限,招生人數也非常有限,據不完全統計,2016年鄭州市小學生在校人數約83.2萬,全市初中共計164所,排名前十的名校2017年錄取人數不超過5000人,錄取率不足千分之六,由此可見想考上名校絕非一件易事!
焦慮二:備考難
談起小升初備考,相信很多家長都深有感觸,從孩子三四年級就開始為了小升初考試積極備戰,為孩子報考各種課外補習班、加強班,到了考前還要報沖刺班,這樣的場景仿佛早已是常事。
u 家長拼命給孩子報各種培訓補習班,爭分奪秒地學習,所有的假期、課余時間都不舍得浪費,好不容易空閑一會還要上諸如鋼琴、舞蹈、繪畫等興趣班,孩子們幾乎沒有自己的時間,更別提休閑娛樂了;
u 親戚朋友聚在一起常常談論的總是“別人家的孩子”,別人家的孩子如何成績優異、如何努力學習、如何多才多藝,無形中給自己的孩子施加壓力,非但不利于孩子提高成績,還有損于孩子身心健康;
u 在家庭教育中使用語言暴力,諸如 “成績不好以后就會餓死”、“上不了好大學多丟人”,無形的語言暴力,往往給孩子的身心造成極大的傷害,壓抑、厭世、叛逆都會隨之而來。
面對擇校、備考等問題,家長極易焦慮難安,不斷給自己和孩子施加壓力,而孩子學習壓力大,也容易產生壓抑、叛逆心理,甚至思考、行為障礙,考試成績得不到提升。
面對如此難題,或許您只缺少了這一步!
朗悅公園道1?五周年特別版“學區小兩房”,65┫雙氣兩居,不限購不限貸,購房即可獲得一個朗悅慧外國語中學免試入學名額。從此不再為擇校、備考而焦慮、壓抑,還孩子一個輕松愉快的成長環境,還自己一個自由放松的生活狀態。
此外,朗悅公園道1?周邊鄭州大學、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等四所知名高等院校環繞,學術氛圍濃厚,扼守高新翠竹教育一條街,1.5公里內匯聚鄭州外國語中學、鄭州外國語中學楓楊校區、鄭大實驗小學等省級名校。
社區內更是規劃了3所品牌幼兒園(新加坡伊橋朗信幼兒園已開園)、2所小學(高新區外國語小學朗悅校區已開學、鄭大附屬小學已簽約)、1所中學(朗悅慧外國語中學已開學),打造12年全齡名優教育,滿足家長們的一站式教育需求,讓孩子的教育不再是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