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便捷的交通、優美的環境,航空港區發展前景廣闊 |
會展是“觸摸世界的窗口”,更是“城市的面包”,會展中心的建設意味著周邊市政配套的快馬加鞭,其投用更像財富旋渦,裹挾著資金流、人流、物流、信息流,成為新的城市增長極。
從鄭汴路中原國際博覽中心,到CBD鄭州國際會展中心,再到港區的鄭州新會展中心,20多年光陰流轉,給當下港區發展帶來怎樣的啟示?新會展中心選址港區,又是因為看中了哪些利好?
新會展中心看中的細節與居民生活息息相關,無論是雙湖大道互通式立交、還是日漸成熟的“繞區高速”;無論是布局教育的大手筆,還是各項配套的高標準、快速度,航空港區勢必成為居民的美好家園。
【東移】
鄭州“會展中心”變遷
鄭汴路與未來路交叉口東北角的中原國際博覽中心,1993年起曾是中原的門面。
這里舉辦了“河南省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鄭州全國商品交易會” “中國中西部經濟技術合作洽談會”……
然而,僅僅10年后,在燕莊機場故地,鄭州國際會展中心拔地而起,以鄭東新區“原點”的身份,成為中原城市發展的名片。
這是屬于鄭州國際會展中心和鄭東新區的15年。
在美國城市規劃師Wayne Atton和Donn Logan的城市觸媒理論里,會展中心作為城市設計元素的強勢介入,促進市政配套成熟,帶動周邊發展,引發財富的“鏈式反應”,推動城市按照規劃意志持續發展。
作為如意湖邊重要地標,會展中心代表國際鄭的臉面;承辦大型會議、展覽和節慶活動,迅速提升新區的人氣;商業活動集聚更引來財富集聚、擴散,為CBD內環、外環60棟寫字樓拉動人氣。
去年,鄭州國際會展中心共舉辦展覽130場、會議150場,參觀人數達到250萬人次。
未來,當位于航空港區的鄭州新會展中心投入使用時,占地面積2450畝、總投資100億元、室內總展覽面積40萬平方米的它,能否成為新的經濟增長極,續寫鄭東新區的財富神話?
【分析】
港區的這些優勢
吸引了新會展中心
1.交通:新會展中心建在交通樞紐旁
為應對展覽期間暴增的人流、物流,外部的交通條件和配套設施是首要選擇。
鄭州新會展中心幾乎就建在交通樞紐旁邊。
相距年旅客吞吐量2430萬人次(2017年)的鄭州機場T2航站樓只有不到半小時車程。
緊鄰的鄭州高鐵南站(在建),設計16臺32線,將成為“米”字形高速鐵路網重要樞紐站。
由鄭民高速、商登高速、京港澳高速、機西高速圍成的高速環,1.5小時覆蓋中原城市群;再加上縱橫交織的快速路網和軌道交通,交通十分順暢。
不僅僅是新會展中心,整個港區的交通區位優勢,都比較明顯。“空中絲綢之路”先導區、全省對外開放高端平臺……港區對自己的定位,不只是航空城。
除了現有的機場、城鐵外,港區還要建設機許市域鐵路、機登洛城際鐵路,以及迎賓大道東延、許港大道、四港聯動物流通道等外聯道路。港區不但擁有自己的“繞區高速”(京港澳高速、機西高速、商登高速、鄭民高速),而且出入口十分密集,(規劃)達到了17處之多。
隨著港區加快發展和鄭州機場客貨運量快速增長,擬新增設的出入口也有7處:京港澳高速、機西高速、鄭民高速各設2處,商登高速設1處。
2.規劃:港區已上升為國家戰略
新會展中心所在的航空港區,是高標準規劃。
5年前,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獲批上升為國家戰略。鄭州—盧森堡“空中絲綢之路”上升為國家戰略。中國民航局牽頭編制了鄭州國際航空貨運樞紐戰略規劃,“航空港實驗區十三五規劃”被列為全省專項規劃之一。
剛剛頒布的《鄭州建設國家中心城市行動綱要(2017~2035年)》,更是明確將航空港實驗區列為“雙城引領”中的一城。
區域前景的定位,是新會展中心選址的原因;新會展中心的投用,也必將為港區尤其是東港片區帶來新的增長點。
3.布局:區域上均衡,經濟腹地廣闊
德國萊茵河畔的杜塞爾多夫會展中心是依托機場選址的,這和鄭州把新會展中心布局在港區不謀而合。
左鄰機場、右臨高鐵南站,它的經濟腹地就不光是鄭州,而是隨著“米”字形高鐵網、民航航線擴展至全國,尤其是高鐵1.5小時交通圈的華中大地。
相應地,鄭州國際會展中心所處的CBD已是不折不扣的城市中心,會展中心自身產生的臨時性車流量也很大,兩者疊加,必然會給疏散造成巨大困難。
鄭州新會展中心和鄭州南站選址在機場東部區域,就是看中了東港大量的土地儲備,具備一張藍圖繪到底的潛力和空間。
4.配套:規劃建設多所學校
醫療資源配置上檔次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
在趨于成熟的北港片區(南水北調渠西),義務教育階段學校配置完善,成立于2013年的鄭州航空港區領航學校現有3000余名學生就讀,規模在港區首屈一指,iPad教室、機器人教室、古箏教室、舞蹈教室等功能室一應俱全。學校的一站式服務深受學生和家長的歡迎。
論國際教育,則有大名鼎鼎的鄭州航空港區英迪國際學校,占地219.7畝,總建筑面積4.9萬平方米,中美聯合辦學,是一所源自美國硅谷的五星級國際學校。
在醫療領域,河南省省立醫院開診,港區三甲醫院實現零的突破;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港區醫院正在進行設備調試,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設逐步完善,已形成15分鐘就醫服務圈。
作者:河南商報記者 高瞻展 (唐韜/攝)
來源:河南商報
編輯:河南商報 周紅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