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4月23日,全國60家主流媒體齊聚商丘,參加商丘旅游推介暨文化旅游融合發展大講堂。“人間最美四月天,不負春光與時行”,商丘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岳愛云在致歡迎辭時說,悠悠歲月的豐富遺存、美好自然的慷慨饋贈,給商丘市發展旅游積累了巨大的潛力,也使商丘旅游充滿了無限的魅力。
商丘市旅游局局長王景宇在推介會上歡迎全國游客來商丘古城品商丘文化,感受商丘生態美景。
【文化】
商丘是“商人”“商業”概念誕生地
“齊聚華商源,共筑中國夢”,王景宇介紹說,商丘是先商部落的發源地,是商朝的第一個建都地、是商人商品商業的發源地,被譽為“三商之源 華商之都”。
“據記載,4000多年前生活在這里的部落,就駕牛車到外部落從事物品交易,于是‘商人’和‘商業’的概念就此誕生。”王景宇說,商丘不僅是造字鼻祖倉頡的故園和巾幗英雄花木蘭的故里,更是孔子的祖籍和莊子誕生地,孕育過儒道兩家文化。
【旅游】
商丘古城:古色絕美之景
王景宇向大家介紹商丘古城時說,“商丘古城始建于明朝正德六年(1511年),距今已有500多年歷史,古城外圓內方,形如古銅錢,內城地勢如龜背狀,中間高、四周低,略向南傾斜,九十三條街道如棋盤式的格局,縱橫交錯,氣脈相通。現在的商丘古城是國家4A級景區,景區內有中華民族最早的天文觀星臺——閼伯臺,有北宋四大書院之首的應天書院,還有歸德府文廟、穆氏四合院、陳家大院等眾多景點。”
商丘還有生態美景,黃河從商丘流經700多年,清朝咸豐年間改道后留下了一片長144公里的故道桑田。“曲折蜿蜒的故道像一條巨龍巋然橫臥在豫東大地上,被譽為‘古老的水上長城’。”王景宇說。
【交通】
商丘素有“豫東門戶”之稱
岳愛云在介紹商丘旅游優勢時說,商丘地處豫、魯、蘇、皖四省接合部,素有“豫東門戶”之稱。商丘是國務院確定的“八縱八橫”高鐵網絡中的重要節點城市,隴海鐵路和京九鐵路的高鐵普鐵在這里交會,是全國66個區域級流通節點城市之一,310與105國道、連霍與京廣高速、鄭民高速、商周高速在這里交會。
“隨著鄭徐高鐵建成通車、商合杭高鐵加速推進、京九高鐵規劃建設、商丘機場建設、沱澮河通航加快推進,商丘的交通區位優勢將更加彰顯。”岳愛云說。
會上,王景宇向游客推薦三條旅游線路:
中線:商丘古城、日月湖景區、森林公園、天沐湖;
西線:民權黃河故道沿線水庫,申甘林帶、莊子文化館、民權葡萄酒莊園、白云禪寺,睢縣北湖;
東線:虞城木蘭祠、夏邑長壽閣。
【專訪】
商丘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岳愛云
“我們要讓商丘走向世界”
河南商報記者:大力發展旅游業,商丘最主要的優勢是什么?
岳愛云:我們商丘有得天獨厚的交通優勢,有厚重的歷史文化優勢,也有商丘古城的品牌優勢,淮海戰役的兩大部委都在商丘。我們不但有古城游,還有紅色游,此外還有黃河故道、綠地、濕地等。
所以,我們想把商丘打造成吃住行游購娛一體的全域旅游,特別是休閑游,在農村打造農家樂、生態旅游等,吸引外地的游客到這里來,現在我們正在朝這個目標推進。
河南商報記者:那么,休閑游會是商丘著力打造的拳頭旅游產品?
岳愛云:是的,我們要把商丘打造成游客休閑旅游的目的地。原來游客在古城看一看就走了,現在把各個縣區的景點串在一起,東線、西線、中線串起來以后,游客在商丘可以兩日游或三日游,更全面地體驗商丘,了解商丘。
河南商報記者:下一步,商丘打算吸引哪些游客?
岳愛云:我們不僅想把商丘推介給國內的游客,還想讓世界都了解商丘,吸引國外游客來觀光旅游。
商丘市旅游局局長王景宇
“歡迎游客來商丘古城品商丘文化
感受商丘生態美景”
河南商報記者:近年來,商丘市旅游局在推廣商丘旅游資源方面做了哪些嘗試?取得了怎樣的效果?
王景宇:商丘市旅游局在推廣商丘旅游資源方面主要做了兩大方面的努力。商丘古城是商丘旅游的龍頭,一方面我們把商丘古城的龍頭景點進行進一步提升、打造。
另一方面,我們加大了景區宣傳推介的力度。我們在2017年推出了“1318旅游營銷工程”,并制定十大基礎工作,深度挖掘商丘沉睡的歷史文化,把歷史文化故事做成了百姓喜聞樂見的連環畫形式,現在正在開發當中。將來游客來商丘,不僅可以看景,還能把商丘的故事帶走。目前開展的景區推介活動,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河南商報記者:如果請您為首次來商丘的游客推薦一個景點,您會推薦哪個?
王景宇:商丘雖沒有名山大川,但我們擁有“大文化”和“大生態”。所謂“大文化”,是商丘的文化看不盡,商丘古城核心圈30公里以內,有很多文化故事。所謂“大生態”,就是看黃河故道。黃河故道144公里流經商丘,有森林公園、有水,是商丘的天然生態屏障。每到夏秋時節,這里萬千彩蝶飛舞,花開百里凝香,大片的濕地、草灘構成典型的河谷自然風光,是休閑、娛樂、度假的絕好去處。
作者:河南商報記者 楊益瑩 楊曉楠 實習生 吳海舒/文 唐韜/圖
來源:河南商報網
編輯:河南商報網 張梓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