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鄉下一位大伯說起一件事:前些天,一位與之結對的鄉干部來他家走訪,當得知他在田里干活時,這位鄉干部就馬上趕到了田頭,卷起褲腿,一邊和他一起干活,一邊了解他的困難需求。老伯說,真是遇上了一位好干部。
記得二三十年前,無論是縣里干部,還是鄉里干部,每每下鄉進村走訪調研,不是在農家,就是在地頭,尤其是遇上群眾種田、收獲的大忙季節,他們都會下田和群眾一起邊干農活邊拉家常。群眾親切地稱這樣的干部為“泥腿子干部”。
可是現如今,一些干部變了。有的雖然也與困難群眾結對子,但僅僅只是把其視為一項任務,一年到頭難得下鄉進戶看望一次。有的即使去了,也是寒暄幾句,或者象征性地送來一點米、面、油等,連屁股都沒坐熱,半袋煙的工夫就走人了。有的甚至以工作繁忙為由,干脆年年都派個秘書“代勞”一下,而本人連結對的困難戶長什么樣兒都不知道,更別提幫助結對的困難戶出謀劃策、脫貧致富了。如此“甩手”的干部,怎么能夠贏得群眾的擁護?
作為一名黨員干部,首先應該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在其位,謀其政,多為群眾謀利益;其次要把群眾的冷暖始終放在心中,知民情,解民憂,切實解決困難群眾的實際困難和問題;再者,一定要與群眾真正打成一片,多與群眾交心,努力做“泥腿子干部”,且莫做“甩手干部”。我們的干部只要經常下鄉,與群眾打成一片,就一定能夠贏得民心、贏得贊譽,得到人民群眾的支持和擁護。總之一句話,“泥腿子干部”多多益善。
作者:葉金福
編輯:河南商報 趙琦
來源:河南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