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克而瑞最新發布的《2018上半年中國房地產企業銷售TOP200排行榜》顯示,東原以242.8億元的銷售金額位列行業第50位,較2017年同期的92.2億元直接翻倍,漲幅高達163.3%,并以201萬平方米的銷售面積位列行業第42位,同比勁升119%。按照東原一貫穩扎穩打的態勢,2018年銷售及利潤增長目標的達成,將是大概率事件。
銷售額翻番 上半年業績超額完成
早在今年3月21日的2018中國房地產500強發布會上,東原集團董事長羅韶穎就明確表示,今年東原的目標是“兩個五”:500億、50強。
對此,東原已經做好了充足的準備,這也是企業正常經營和發展的結果。
過去三四年,東原集團通過體系建設不斷賦能。2015年,東原主抓運營體系,2016年抓投資,2017年底提出區域化,今年則在強調大營銷體系的作戰能力。用東原集團總裁楊永席的話來說,“基本上我們在按照既定的思路在走,也基本上能走在市場的前沿”。
戰略的成效是顯而易見的。在克而瑞公布的數據中,東原集團今年上半年銷售業績達到242.8億元,同比漲幅高達163.3%,這樣的成長速度在眾多上市房企中不可謂不驚人。
土地儲備是東原500億戰略提速的關鍵一步。目前,東原在建、擬建以及竣工項目總計近50個,圍繞以上海為中心的華東區域,以武漢為中心的華中區域、以重慶為中心的西南區域等經濟發達城市深耕發展。2017年東原集團土地總貨值已經達到1400億元。進入2018年,東原集團在土地市場依然突飛猛進,克而瑞發布的《2018上半年中國房地產企業新增貨值TOP100》顯示,上半年東原集團新增貨值350.7億元,排名行業第32位,挺進西安、昆明、貴陽等城市,進一步拓展全國版圖,貨值儲備已超1500億元。
楊永席認為:“投資既要拼智慧,要拼勤奮,更要拼敏銳度”。他已經為東原投資團隊定下拿地目標:全年沖刺800-1000億的貨值儲備。
產品升級永不止步 雙產品體系發布
近年來,消費需求的持續升級正在倒逼房地產品質時代的回歸。而在客戶研究能力和產品創新能力方面,東原一直走在行業前列。
客戶邏輯一直都是東原集團奉行的至上邏輯。東原希望房屋不僅僅能提供給業主一個穩定的住所,更希望讓他們在項目中感受到不一樣的高品質生活,因此一直努力鉆研將更好的產品回饋給客戶。
2018年,根據市場和客戶的需求,更是源于自身對于產品的更高追求,東原集團在原有三宅一品四大產品線的基礎上全面升級,以“為美好而設計”與“閱見更好的自己”為主題,正式推出東原印系列和東原閱系列兩大產品體系,融入了更多的元素和內涵,從方方面面為產品賦能,為業主營造美好家園。
正是基于對客戶需求的持續滿足和產品不斷優化提升,才有了東原在樓市下半場持續而穩健的發展,并一直走在產品創新的道路上。
傳統與創新雙贏 踐行差異化戰略
后黃金時代,樓市調控進入長效機制,行業競爭日益加劇,原本粗放的開發模式已經不再合適,越來越多房企紛紛向精細化發展,致力于打造自身的差異化競爭力。
多年來,東原對客戶需求深入研究,始終堅持社區價值創新路徑,社區運營理念經歷了一次又一次迭代升級。
作為全國首個兒童社區標準制定者,東原基于社區兒童生活痛點做出了“童夢童享”,目前已升級到3.0體系,全面覆蓋兒童從家、幼兒園、社區到商業空間的24小時,實現兒童居住生活的一體化。
基于社區公共空間痛點,重慶東原D7區又在2017年推出了首個線下社群空間——原聚場,將東原社群建設從兒童擴展到大文化范疇,并通過調研總結出了一個“人+場+同好+文化紐帶”的社群運營模型。東原認為,“人”是社群核心,“場”是活動承載平臺,以原聚場為代表,是社區內打造的開放、有溫度、多功能的社群基地;“同好”是每個參與者的興趣愛好的出發點;“文化紐帶”是東原獨有的社群運營理念,它像一根隱形的繩索,通過情感與價值觀的契合,把社群與社區緊密連接在一起。
作為今年東原在創新業態上的重點,原聚場的全國化戰略已正式鋪開,未來共在8個城市落地11個項目。其中,杭州印未來、昆明璞閱、重慶D7、印江州、武漢啟城都已落地實施,柏悅瀾庭、世界時、時光道、南京印長江、成都、鄭州原聚場等項目也在籌劃之中。
社區運營帶來的直接效應是產品溢價能力的提升,目前,東原集團旗下不少項目的二手房價格要明顯高于周邊競品。這正是創新業務能夠反哺核心業務的最好佐證。
羅韶穎一直強調:“在東原,傳統和創新可以實現雙贏,也必須雙贏。我們發現,核心業務做得越好,創新業務就會有越多的扶持,越從容的生長空間。”
未來,東原將繼續以“一帶兩翼”城市群精選深耕布局為戰略,用雄厚的土地儲備、扎實的產品力以及社區運營領域的持續創新實踐,夯實自身的差異化競爭力,全力向全年500億元的銷售目標沖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