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方大同胡辣湯注冊商標被宣告無效之后,方大同胡辣湯餐飲連鎖店開始了征名、更名之行。
《河南商報》此前曾報道了方大同胡辣湯與歌手方大同的姓名權侵案始末,并刊登了方大同胡辣湯餐飲連鎖店老板康長喜決定更名,愿意出10萬元向社會征名的消息。
兩個多月過去了,河南商報記者獨家專訪康長喜,跟進更名事件,“征集了3000多個店名,都不符合要求。9月份,店面可能更名為‘小喜哥’。”康長喜說。
征名
3000多個征名不符合要求
商標為首要考慮因素
在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作出終審判決,認定“方大同胡辣湯”商標無效之后,康長喜開始把精力放在更名上。為了選出一個貼近大眾的店名,康長喜決定面向社會征名,并承諾,一旦采用,他愿意支付10萬元作為獎勵。
“兩個月的時間里,我們征集到了3000多個名字,但一一篩選之后,幾乎沒有符合要求的。”康長喜告訴河南商報記者。
“3000多個征名里,有不少人建議叫方不同、方太同等,有些跟之前商標互懟的意味。也有一些全新的建議,但是我們在查詢相關商標時,發現要么已被注冊,要么有被駁回的可能。”康長喜說。
經過方大同商標糾紛的事情,康長喜在店名選擇上顯得更加謹慎,商標成為首要考慮因素。“因商標糾紛我交了幾十萬的學費,更名也需要耗費大量人力物力,也明白對品牌來說,商標問題可能會成為覆滅的導火索,因此任何有擦邊球性質的商標,我概不采納。”
進展
花10萬元買下“喜哥” 搶注該名稱相關商標
“除去商標考慮,我一直想找一個能朗朗上口,體現自家風格的名字。”康長喜說。
因為自己的名字中有個“喜”字,寓意又好,康長喜決定以“喜”為主要考慮對象。有了大概范圍之后,8月初,康長喜聯系了山西太原一家公司,以10萬元的價格,買下該公司持有的43類“喜哥”商標。
買下商標后,康長喜就自己意向的名字都進行了商標注冊,比如大喜哥、小喜哥等,希望在更名之后,能對品牌商標有個全方位的保護。
河南商報記者查詢“喜哥”商標時發現,29類食品、30類小食配料等都已被不同公司注冊。
計劃
下半年計劃運行小店模式 在社區門口開小型門店
康長喜認為,“喜哥”兩個字讀起來還是不夠有親和力。“胡辣湯是大眾產物,產品貼近顧客尋常飲食需要,我希望起名的時候更口語話,拉近顧客與品牌的距離,也更有傳播度。”
在多方探討之后,康長喜相中了“小喜哥”這個名字。他告訴記者,目前更名正在籌備階段,計劃在9月份,方大同胡辣湯將正式更名。“叫‘小喜哥’這個名字,其實也是考慮到下一步的門店鋪設。”康長喜說。
康長喜告訴河南商報記者,今年下半年他計劃運行小店模式,在生活社區門口開2~4家小型門店。“我算了一筆賬,目前一家店面的投入資金,能支撐4~5個社區小店的建設。我們早已實現了中央廚房統一配送,所以社區小店的空間縮小,縮減了運營成本,但對品質不會產生影響。考慮到品牌發展和占據市場,貼近社區勢在必行。‘小喜哥’這個名字,來得剛剛好。”
作者:河南商報見習記者 郝楠楠
編輯:河南商報 王凡
來源:河南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