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搜索引擎搜索“大學生創業”,會收到一千多萬個結果,同時有一句提示:“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這些網頁除了創業項目的廣告,有很多是大學生發出的疑問——“大學生創業真的能成功嗎?”“可否推薦點適合大學生創業的小生意?”那么在校期間大學生要不要追熱點進行創業?
從河南兩代創業先行者的故事中,你或許會收獲一些啟示。
故事一
名字很重要,還要利用互聯網
創業者:石聚彬 好想你健康食品董事長
創業感言:大家在創業的道路上有很多機會,但創業的目的如果僅僅是為了財富,那就不一定能成功。要想有錢,必須先去做事,把事做好,才會有錢。
最近一次刷屏,是石聚彬蹲在馬路邊吃盒飯的一張照片。年近花甲的石聚彬在做完公司推廣活動后,孤獨地蹲在路邊吃盒飯,讓人不由得感慨:企業家創業不容易,即使把品牌做到幾十個億,還是得殫精竭慮。
的確,出生于1961年的石聚彬,堪稱河南老一代的企業家表率。
1992年,鄧小平發表“南方談話”,為我國新時期改革開放指明了方向,同年石聚彬在家鄉創辦鄭州市新鄭縣奧星食品廠,開始打造他的紅棗帝國。“奧星”是借中國申辦奧運會,取“奧林匹克之星”之意,這家食品廠就是“好想你”的前身。
品牌名要么幽默詼諧,要么朗朗上口,很容易就被人記住,像有魔力一般激發著人們購買的欲望。在人們情感表達還相對保守的時期,“好想你”這個名字充當了情感表達的媒介,只要送上印有“好想你”圖案的產品,對方就已經能理解其中的深意。“好想你”至今仍發揮著商標品牌優勢。
社會發展日新月異,互聯網大潮讓一大批新生企業涌現,也讓不少企業沉入海底。隨著電商時代的到來,傳統的渠道為王的營銷模式正在逐漸被移動互聯網營銷所取代,好想你緊跟時代步伐,想了很多辦法玩轉移動互聯網。它在各大電商平臺開起了專賣店,線上銷量增速明顯。
2016年,好想你“迎娶”零食電商品牌百草味,成功實現“國內零食電商并購第一案”,引起了資本市場及行業內的廣泛關注。
故事二
尊重契約精神,別偏信經驗
創業者:喬松濤 UU跑腿創始人
創業感言:這個世界有太多眼高手低的人,理論聽得多了,就以為自己無所不知、無所不曉,理論聽得再多是要落地的,落地是會發生變化的。
晚于石聚彬出生20年的UU跑腿創始人喬松濤,則迎來了與父輩們風格迥異的創業環境。
UU跑腿被稱為“懶人神器”,涵蓋買、送、取、幫忙辦事等業務,因此也被戲稱為“共享男人”。創始這個“共享男人”的就是喬松濤。
喬松濤出生于1981年,創辦UU跑腿之前,喬松濤有好幾次創業經歷,也經常掉入“坑”中。他大學期間和同學合辦過一家網站,共投入兩萬多元,四個人每人占股1/4。雖然網站處于盈利狀態,但因為幾個人持股完全一樣,很快有了分歧:四個人話語權同等,誰說了都不算;分配完全平均,有成員覺得自己付出得多,不甘心只占股1/4……最終大家分道揚鑣。
喬松濤由此得出結論,健康的股權結構是創業成功的第一步,最好的持股比例是創始人占67%,擁有絕對控制權,創始團隊的占股控制在10%~33%,并且提前約定好退出機制,尊重契約精神。
對于大學生創業,他認為,現金流是所有創業者要關注的核心,時代在進步,別讓經驗成為你發展的桎梏。他反對偏信所謂“牛人”,外來的和尚未必會念經,大公司出來的人帶來的經驗也是成熟公司的,不一定適合新公司。
【手記】
河南商報記者也發現有一些企業家并不看好在校生創業,在采訪一位80后創業者時,他直言:“創業不好走,慎走。”
甚至不少老一輩企業家斷言:大學生創業90%必死無疑。
其實對年輕人來說,“創業”不能粗暴地以好與壞衡量——它既不是在校期間的必走之路,也不是洪水猛獸。如果有創業的夢想,在校期間的創業實踐無疑是有益的,可以積極地參與學校的實訓,尋求國家政策的扶持。但是也有幾點要特別注意,創業名人的成功可能是由很多因素促成的,沒有哪條路是適合所有人的,不能因為聽了他們的故事就改變自己前行的腳步。尤其需要提醒的是:不要脫離現實,不要因此荒廢學業,還要睜大眼睛遠離傳銷。
作者:河南商報 肖陽
編輯:河南商報 王凡
來源:河南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