熙來攘往的鄭州火車站商圈,商鋪林立。
金林市場,就坐落在店鋪最多的福壽街上。2008年秋天的一個上午,河南電視臺的一名記者,在這里尋找新聞素材。一些商戶正慵懶地半躺半坐,打著瞌睡。
這時,他聽到一陣吵鬧聲。循聲望去,一家店鋪前,有群人正排隊,站在最前面的那人,拿出一沓鈔票拍在桌子上。嚷著:“給我拿3000塊錢的貨,剩下2000塊錢先存你這兒,等我下次要貨的時候,先給我預留著。”走近,只見店主是一位年輕的女老板,大概二三十歲。她說:“這2000塊您拿走,提貨的時候您再付款,我怕預留不住。”記者瞅了半天才明白:原來是這家店鋪剛到了一批毛絨玩具,太搶手,在爭貨呢。
這位年輕的女老板,叫鄭淑。那年前后,大概是她的毛絨玩具實體店銷售業績最好的幾年。至今回想起來,她還會說:“當時覺得做一名個體戶,也挺過癮的。”
實體店繁花似錦時,她接觸到淘寶
可是,當時光回轉到18年前,鄭淑可沒曾這么想。她在2000年被姑姑拉入毛絨玩具這個行業,成了個體戶。
在那之前,她曾經是亞細亞五彩購物廣場的一個部門經理。她說她想過當老師,當白領,怎么也沒想過當個體戶。
“有一次去送貨,貨塞得太滿,跑著跑著車門擠掉了。”“還有一次,面包車鉆到了前頭大車車尾下頭,把面包車的前擋風玻璃都碰碎了,我拿毛巾隨便掃了掃碎玻璃,只管繼續開,急著送貨嘛!當時我記得,有個交警看著我都傻了,哈哈,本來在指揮交通,愣那了……”
聽上去,她仿佛在講述一段歡樂而輕松的往事。正當實體店生意繁花似錦的時候,阿里巴巴的人找到了她,向他推薦淘寶
那時候鄭淑不知道,2006年,淘寶網已經成為亞洲最大購物網站,同年,中國網民突破1億。每天,有900萬都市白領,下班后已不再去商廈逛街,而是習慣“逛網”了。
銷量正可觀,卻要轉型做自有品牌
今天回頭看看,鄭淑覺得,那時候的淘寶,“太初級了!”
“開淘寶店,你只要點擊‘發送’,點幾遍,你的排名就跑首頁了。那時候賣家少,規則也很簡單。”
對淘寶賣家的規則,我不懂。但,聽她講得喜笑顏開,想必一定是發現了其中的樂趣。
她說,在毛絨玩具的賣家里,她是第一個拍外景的。“當時賣家在網上發的那些圖,烏漆麻黑不好看。有的把玩具掛在門上,有的放在沙發上,歪歪扭扭,就那樣拍照了。我就想,假如我把照片拍得好看些,會不會比別人賣得好?”
一試,還真靈。“第一個月就賣了8萬多塊錢,第二個月10萬多塊錢。”
但,這時候,鄭淑的主要精力還是在線下,銷量雖很可觀,利潤卻很薄。
2008年,經濟危機到來,讓鄭淑看到了機會——因為出口量下降了。
鄭淑以為,這個時候,她能說服當地的廠家創立自己的品牌,內銷,“別老想著掙人家外國人5毛錢的加工費。”但,跑了很多廠家,“一個女人,把羽絨服的袖口都磨明了”,半個月過去,也沒人愿意聽她游說。一個廠長不想聽她再?嗦,往椅背上斜著一靠,把手里一把寶馬車車鑰匙,撂在鄭淑面前的茶幾上,想結束對話。
這個內心倔強的女人,從那一刻起,決心創立自己的品牌。
這就有了她的“紅泡泡綠果果”和“絨言絨語”。
在線上,一個店已能賣到千萬元
她記得,當時找了個人為她做品牌設計,末了,還想讓人給她再設計一句品牌宣傳語,設計師換了好幾個,她都不滿意。最后,她自己想了一句:“打造中國人自己的毛絨品牌,讓世界與中國接軌。”在外人看來,這像是說胡話。但鄭淑知道,國外賣的那些品牌,都是中國制造。
設計師看了看她,說:“挺好,去干吧。”鄭淑明白,這句話別有含義啊。她說,一開始,為了打開市場,堅持用成本價銷售了三年。這期間,2010年到2012年這三年,她專心于后臺事務:設計流程,開發軟件……很少去店里。
到2014年,她的線上銷售對她自己的線下實體店產生了壓力,矛盾很大。這一年,她關掉了全部5家直營店,也停掉了向幾十個加盟連鎖店供貨,全力轉至線上。最好的時候,在淘寶所有玩具類目里,她的品牌能排到前20名;也曾有單品全網第一;單店年銷千萬元。
擁抱線下,做線上線下融合互動的“新零售”
不過,一年以前,鄭淑逐漸發現,只做線上,還是有局限性。
尤其是她的“絨言絨語”,在為企業品牌打造卡通化形象:天貓魔盒、京東狗、阿五黃河大鯉魚……代表一家家企業品牌形象的毛絨產品,擺滿了公司展示廳。最近,她們又忙著推城市形象吉祥物,大象奔奔、白天鵝……
她還專門成立了一個創客平臺公司,幫扶大學生及初始創業者“零元創業”。“我們給你做美工,給你數據包,也不需要你進貨,不需要你發貨,只需要你做好社群的線下體驗,線上銷售。”
最近兩年,她發現顧客開始分流,消費的社群化特征越來越明顯,“拿我自己買衣服來說,已經有三年,我既沒有到網上逛過,也沒有到實體店逛過,買什么衣服,去哪兒買,都是圈子里的朋友推薦的。”
這就更讓她堅定,一定要走線上線下互動融合的新零售之路。
來源:河南商報
作者:河南商報首席記者 王俊偉/文 記者 張郁/圖
編輯:河南商報 孫亞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