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鄭州某商場的Molly盲盒販賣機
“心愿盒子”“幸運盒子”……似乎是一夜之間,名目多樣的盲盒販賣機席卷了鄭州的商場、影城等。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發現,這種盲盒以手機、拍立得、口紅、香水、PS4、單反等商品吸引了大批客流,消費者以每次30元的價格購買一個不知內為何物的盒子,通過“幸運與否”來獲得或昂貴或廉價的商品。事實上,類似心愿盒子自動售賣機的模式在市面上已有端倪,如POPMART泡泡瑪特推出的Molly盲盒販賣機也屬類似的玩法。就連《國家寶藏》的文創產品也用上了這種玩法。
《國家寶藏》賣起了潮玩
去年12月,《國家寶藏》第二季正式開播,同時,其文創產品店“你好歷史旗艦店”也正式上線。有意思的是,這些國寶文物脫去了歷史厚重的嚴肅感,與現代的元素結合起來,畫風居然也意外和諧。
來自河北博物館的彩繪散樂浮雕中的唐代仕女們,變成了一個個可愛的迷你手辦,被設計師命名為“大唐女團”。它們有的舉著手機自拍,有的抱著布娃娃撒嬌,有的蕩著呼啦圈“減肥”,頗有現代年輕少女的感覺。
男孩子們小時候最愛的玩具士兵,變成了兵馬俑是什么樣子?《國家寶藏》將這個想象變成了現實。你會看到熟悉的兵馬俑端起槍械,一改曾經木訥的站位,變得活靈活現起來。這兩種手辦以現在流行的盲盒形式進行售賣,更加吸引年輕消費者的目光。
而在鄭州,盲盒也深受年輕人的喜愛。在鄭州正弘城負一樓的Molly盲盒販賣機旁大河報記者看到,一個20多歲的男生得到了心儀的孫悟空,開心地大叫起來。據這位男生講,Molly西游系列中師徒四人他就差孫悟空了,收了大半年了總是碰不上,這次實在是幸運。
據了解,盲盒誕生于日本,它的產品形態就是一個盒子,里面裝著不同的玩偶手辦,一套通常有十二個盒子,消費者并不知道里面裝著哪一款,是不是自己想要的,抽取盲盒全憑運氣。
這種玩法類似投幣式扭蛋機——只要你把錢投進去,然后用手扭開關,隨后一個裝有玩具的塑料膠囊就會掉下來。因為掉下來的玩具會是隨機的,這種類似抽獎的快感很受年輕人喜歡,甚至有人戲稱,“扭蛋毀一生,入坑窮三代”。
據報道,世界上銷量最高的盲盒產品是sonnyangel,這是一款以小天使為雛形的手辦產品,再配以不同的頭飾,每個小天使都會被套上密封袋放進一個盒子里,消費者購買后要拆掉最后一層密封袋,才能看到自己買的究竟是哪款。據統計,自2005年第一個sonnyangel形象的產品問世以來,已經發行了600個不同的造型。
盲盒的唯一規則就是買家在拆盒前不知道里面會是哪一款,可能一次就會得到自己想要的,也可能連續幾次抽到同一款玩具,在“收藏心理”的驅動下,購買盲盒只是這種消費習慣的開始,后續會激發買家之間的互動行為,因為很多用戶想要收集全套產品,就會與買家之間互換各自想要的造型。
而擁有更高追求的玩家則會開始自己的氪金(指支付費用)之旅,整套購買只是常規操作,還會高價購買其他消費者的限量款,甚至會有組織地合作抽取盲盒。事實上,盲盒天生就是一項很好的社交產品,有業內人士如是說。
在很多人看來,這些小玩具能夠俘虜成人市場是一件匪夷所思的事,但在愛好者和從業者看來,玩具從來不只是面向兒童市場,至于為什么成年人會著迷于此?其實很簡單,因為20年前吃方便面集玩具卡的這代人成長起來了,在具有時尚觀念的同時又具備一定的消費能力,所以小小的盲盒再次成為這代人追逐的熱點。
看著喜歡的東西,真的很開心
33歲的王子瑞是一名手辦愛好者,這項愛好是從小形成的,童年時代的圣斗士、變形金剛、高達等動漫給他留下了很深的記憶,他覺得能把動漫里的角色進行實體化創作是一件讓人很興奮的事。
在王子瑞家里,還保留著小學一年級時買的恐龍模型,他收藏的種類也很多,高達、Ht人偶、海賊王,還有一些做工很精致的手辦,對王子瑞來說,收藏這些玩具最大的吸引力就是拼裝的過程,以及拼裝完成時的那種難以名狀的成就感。“你喜歡的人物、角色,就這么活靈活現地站在你家的柜子里或者書桌上,這種感覺簡直不要太爽。”王子瑞說。
對于盲盒的認知,王子瑞認為那種不可控力是最大的吸引,王子瑞說:“這是盲盒最讓人著迷的地方,有時候抽到一個珍貴的,或者湊齊了一套,它的價值就會翻倍,而且愛好者之間還可以互換,這樣就形成了交易,從而產生價值。所以這里面的道道有很多,有些初涉獵的愛好者往往會因為種種原因遇坑。”
手辦也好,盲盒也罷,如今隨著影視工業的發展,動漫水平的提高以及人們版權意識的提高,使得這個圈子越來越廣,王子瑞表示大家會經常交流共同愛好,“目前我感覺這還是個挺好的愛好,下班回家累了看看柜子里栩栩如生的玩具,真的很開心……”
編輯:河南商報 郭佳慧
來源:大河報
